《点绛唇》

时间: 2024-09-19 20:44:01

倚竹拈花,生寒翠袖无人问。

一天风紧,雁字来成阵。

画角城楼,人早催霜信。

凭阑认,乱山隐隐,只与斜阳近。

意思解释

点绛唇

作者: 吴藻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倚竹拈花,生寒翠袖无人问。
一天风紧,雁字来成阵。
画角城楼,人早催霜信。
凭阑认,乱山隐隐,只与斜阳近。

白话文翻译

倚靠在竹子旁,轻轻拈着花瓣,寒冷的翠绿袖子没有人来问候。
一整天风都很紧,雁阵排成字形飞来。
画角在城楼上吹响,早有人催促送来霜降的消息。
我倚靠在栏杆上辨认,远处的山峦隐隐约约,只与落日的斜阳相近。

注释

  • 倚竹: 倚靠在竹子旁边,表现一种闲适的状态。
  • 拈花: 轻轻拈弄花瓣,表现女性的柔美。
  • 寒翠袖: 寒冷的绿色袖子,暗示天气的凉意。
  • 雁字: 雁群飞行时形成的字形,象征秋天的到来。
  • 画角: 一种乐器,常用于古代军中或宴会上。
  • 霜信: 霜降的消息,指天气变化。
  • 凭阑: 依靠栏杆,表现出一种思索与眺望的姿态。
  • 乱山隐隐: 山峦模糊不清,暗示远方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藻,字贞观,号孟弓,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吴藻游历江南期间,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心境影响了诗词的创作,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词作。其开头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秋日,诗人倚靠在竹边,轻拈花瓣,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寒风呼啸,雁阵飞过,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和时间的流逝。接着,画角声响起,催促着霜降的消息,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伤。

诗中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外在的秋景,也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最后一句“只与斜阳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斜阳的余晖映照着远山,渲染出一种朦胧而又令人向往的意境,呈现出诗人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在意境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感和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心灵的细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倚竹拈花,生寒翠袖无人问。” 诗人孤独地倚靠在竹边,寒冷的袖子无人问候,表现了内心的孤独。
    2. “一天风紧,雁字来成阵。” 风声呼啸,雁阵飞来,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和时间的流逝。
    3. “画角城楼,人早催霜信。” 吹响的角声催促着霜降,暗示季节的变换。
    4. “凭阑认,乱山隐隐,只与斜阳近。” 倚靠栏杆,远山隐约,斜阳的光辉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 “雁字”比作飞来的雁阵,形象生动。
    • 拟人: “人早催霜信”,使得季节变化具有人情味。
    • 对仗: 词句之间形成了和谐的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思念,展现了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 : 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反映诗人内心的坚强。
  • : 代表迁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
  • : 预示着季节的变化,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斜阳: 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倚竹拈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忧伤

  2. “雁字来成阵”中的“雁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雁群的飞行形态 C. 一种植物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春天的热爱 B. 对秋天的感慨与思念 C. 对冬天的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吴藻与李清照在描绘秋景时的不同风格,吴藻更偏向于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