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南浦思家
作者: 高旭 〔清代〕
湖上鸳鸯,问他几对分飞去。
心期谁絮。南浦潇潇雨。
倚遍阑干,春信无凭据。
凝眸处。天涯草长,不是来时路。
白话文翻译:
湖面上游弋着的鸳鸯,不知有多少对已经分飞而去。
心中期盼的情思,像那南浦的细雨飘散。
我倚靠在栏杆上,春天的消息却无从得知。
凝视远方,天涯的草木已是茂盛,然而所走的路却再也不是当初的样子。
注释:
- 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象征爱情。
- 南浦:指南方的水边,常用以寄托思乡之情。
- 潇潇雨:细雨淅淅沥沥的样子,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
- 阑干:栏杆,诗中用以表现诗人倚靠的姿态。
- 春信:春天的消息,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 凝眸处:凝视的地方,表达思念与远望的情感。
- 天涯草长:天边的草木茂盛,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典故解析:
“南浦思家”中的“南浦”常被用来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在古诗中,水边常常是寄托情感的场所,诗人利用这一意象,表达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旭,清代诗人,生平多有游历,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水乡景致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旭游历南方期间,因游子离家而生出的思乡之情。在那段时间,南方的雨季和自然景观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点绛唇 南浦思家》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湖上鸳鸯”引入,象征着爱情与忠贞,但接着却是“几对分飞去”,暗示生活的无奈和离别的痛苦。接下来的“心期谁絮”,更是透出一种无奈的期盼,表达了对未来的无所依靠。
“南浦潇潇雨”以细雨作为背景,渲染了愁苦的氛围。这种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寄托,雨声滴落如泪,寓意着思念的深切与无法言说的心情。诗人在栏杆上倚靠,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寂寞,春天的消息又无从得知,暗示着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最后一句“天涯草长,不是来时路”则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草长莺飞的美好景象与离别时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表明时光流逝,归途难寻,令人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上鸳鸯,问他几对分飞去。”:描绘了湖上的鸳鸯,象征着爱情,但分飞的鸳鸯暗示着离别与孤独。
- “心期谁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期盼与愁苦,感到无所依托。
- “南浦潇潇雨。”:细雨淅淅,渲染了思乡的愁苦气氛。
- “倚遍阑干,春信无凭据。”:诗人倚靠栏杆,春天的消息却无从得知,暗示着对未来的迷茫。
- “凝眸处。”:凝视远方,思绪万千。
- “天涯草长,不是来时路。”:天涯的草木茂盛,与归途的变迁形成对比,传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鸳鸯比作爱情,表现出对情感的寄托。
- 拟人:通过“心期谁絮”,赋予心情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美,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游子在离家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鸳鸯:象征爱情与忠贞,展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 南浦:水边,寄托思乡之情。
- 潇潇雨:细雨,象征愁苦与思念。
- 阑干:倚靠的地方,表现孤独与寂寞。
- 草长:生长的草木,象征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湖上鸳鸯”中,鸳鸯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爱情
- C. 友情
- D. 亲情
-
“南浦潇潇雨”中,潇潇的雨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 A. 欢乐
- B. 愁苦
- C. 幸福
- D. 宁静
-
诗中提到“春信无凭据”,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春天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迷茫
- D. 对生活的热情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高旭的《点绛唇 南浦思家》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高旭的诗通过自然景物展现情感,而李清照则以更直接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愁绪。两者在情感基调上相似,但表现手法各具特色,各自展示了时代背景下的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相关古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