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为名所累,应是得安居。
客梦方知幻,身谋反似疏。
风高秋塞远,雨急夜窗虚。
犹望收来效,频翻旧读书。
白话文翻译:
不被名利所困扰,应该能够安然居住。
做客的梦中才明白那是虚幻,
身边的谋划反而显得疏远。
秋风高扬,边塞遥远,
雨急促地打在夜窗上。
我依然期望能够有所收获,
常常翻看旧书来学习。
注释:
- 不为名所累:不被名利羁绊。
- 应是得安居:应该能够安静地生活。
- 客梦方知幻:做客的梦中才明白那是虚幻。
- 身谋反似疏:身旁的计划反而显得疏远。
- 风高秋塞远:高秋的风吹荡,边塞遥远。
- 雨急夜窗虚:急促的雨打在虚掩的窗上。
- 犹望收来效:依然希望能有所收获。
- 频翻旧读书:常常翻看旧书以学习。
典故解析:
“客梦”意指在异乡的梦境,常用来表达身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中提及的“秋塞”象征着孤独的边塞生活,常为古诗中表现离愁别绪的重要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宋代诗人,曾任官职,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关注内心的安宁与世俗的纷扰之间的矛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夜坐思考之际,表达了他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对名利的淡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虚幻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夜坐有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沉思中,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篇“不为名所累”,直接引入主题,传达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无所挂碍,表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接着“客梦方知幻”,揭示了人生如梦的哲理,提醒人们要看透虚幻而珍惜现实。随着“风高秋塞远,雨急夜窗虚”,诗人描绘了秋夜的孤寂与环境的凄凉,增强了内心的感受。最后以“犹望收来效,频翻旧读书”结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不为名所累,应是得安居”:表达了远离名利的理想状态。
- “客梦方知幻,身谋反似疏”:人在他乡的梦境中体会到生活的无常。
- “风高秋塞远,雨急夜窗虚”: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增添了孤独感。
- “犹望收来效,频翻旧读书”: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过往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高秋塞远”与“雨急夜窗虚”,形成对比,展现秋夜的情景。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强调虚幻与现实的关系。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对名利的看淡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同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风高”:象征着清冷与高远的境界,暗示诗人内心的清净。
- “秋塞”:暗示孤独与凄凉的边塞生活,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
- “夜窗”:窗外的雨声与夜的静谧,形成一种对比,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客梦”主要代表什么?
- A. 梦想
- B. 虚幻
- C. 游子思乡
- D. 旅行
-
“不为名所累”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超脱世俗
- C. 生活安逸
- D. 忍辱负重
-
诗中描绘的秋夜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 A. 热情
- B. 孤独
- C. 快乐
- D. 丰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施枢的《夜坐有感》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描绘了夜晚的孤寂与思考,但施枢更多地强调了对名利的超然,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豪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施枢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