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峰》

时间: 2025-01-01 12:42:44

幡竿袅影入青冥,暮鼓朝钟镇不停。

劫火几灰龛底像,西风两减塔层铃。

市人祈福心苗异,庙祝求金口角灵。

三十六弯登绝顶,日中长现七元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高峰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幡竿袅影入青冥,
暮鼓朝钟镇不停。
劫火几灰龛底像,
西风两减塔层铃。
市人祈福心苗异,
庙祝求金口角灵。
三十六弯登绝顶,
日中长现七元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北高峰的景象。幡竿的影子轻轻摇曳,直入空中深邃的青冥之中,寺庙里傍晚的鼓声和清晨的钟声不断回响。经历过劫火的佛龛底下留下了几许灰烬,西风吹来,塔楼上的铃声渐渐减弱。市民在这里祈求福祉,心中的愿望各不相同,庙祝们则在求金的过程中发生争执。经过三十六道弯路,终于登上了绝顶,正午的阳光下,七颗星星在空中长久地闪现。

注释:

  • 幡竿:寺庙或道观中悬挂的旗帜,象征信仰和祈愿。
  • 青冥:形容深邃的天空。
  • 劫火:指灾难或大火,佛教用语,常用来形容破坏。
  • 龛底:佛龛底部。
  • 市人:指城市里的百姓。
  • 庙祝:庙宇的祭祀人员。
  • 三十六弯:形容曲折的登山路程。
  • 七元星:古代天文学中指星星的一种象征,可能代表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北高峰可能为董嗣杲游历时的真实地点,而诗歌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人情世态的思考。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与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北高峰》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北高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结合在一起,展示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共生。诗的开篇用“幡竿袅影入青冥”勾勒出寺庙的宁静与神秘,幡竿的摇曳影子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祈愿与希望。接着,诗人通过“暮鼓朝钟”的描写,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宗教仪式的持续,给人以平和的感受。

“劫火几灰龛底像”则引入了历史的沧桑,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西风两减塔层铃”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凋零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世事的无常与人心的变迁。

诗中市民的祈福与庙祝的争执则反映了人们在信仰与物质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最后的“三十六弯登绝顶”,不仅描绘了攀登的艰辛,也象征着追求理想的执着与坚持。而“日中长现七元星”则展现了成功后的光辉与美好,给人以希望与激励。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展示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复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幡竿袅影入青冥:描绘幡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印在深邃的天空上,给人以神秘与宁静的感觉。
  2. 暮鼓朝钟镇不停:强调寺庙的钟鼓声不断,代指时间的流逝和宗教活动的常态。
  3. 劫火几灰龛底像:历史的沧桑,经过劫难后留下的痕迹,提醒人们珍惜眼前。
  4. 西风两减塔层铃:西风带来的凋零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5. 市人祈福心苗异:市民对未来的期望各不相同,反映出人心的多样性。
  6. 庙祝求金口角灵:庙祝之间因求财而争执,揭示了物质欲望与信仰的冲突。
  7. 三十六弯登绝顶:形容攀登的艰辛,象征追求理想的坚持。
  8. 日中长现七元星:成功后的光辉,象征着理想的实现与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幡竿的影子比喻人们的心愿和信仰。
  • 对仗:如“暮鼓朝钟”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如西风、铃声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北高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信仰、欲望、时间与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幡竿:象征着信仰与愿望。
  • 钟鼓: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宗教的庄重。
  • 劫火:历史的沉重与无常。
  • 西风:传达出凋零与变迁的感受。
  • 三十六弯: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追求的艰辛。
  • 七元星:代表着希望与理想的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幡竿袅影入青冥”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人的情感
    • C. 宗教仪式
    • D. 城市生活
  2. “市人祈福心苗异”中的“心苗”指的是什么?

    • A. 人的愿望
    • B. 心灵的成长
    • C. 人的情感
    • D. 祈求的方式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物质
    • B. 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 C. 宗教信仰
    • D. 历史的沉重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描绘自然壮丽景色,表达诗人对山的崇敬与向往,主题与《北高峰》相似。
  • 王维的《鹿柴》:同样展现了山水自然之美,表达了清幽与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