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矮丛平剪海霞鲜,
乱撒东风紫锦钱。
露沈翠抽春节嫩,
烟枰绣蹙绛绡圆。
土阶晔晔摇芳泽,
山舍英英吐秀妍。
秋色易花谁得见,
何时容得麝香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石竹花的美丽景象,诗人在矮矮的花丛中,看到如海霞般鲜艳的花色,仿佛东风把紫色的锦缎洒落一地。露水沉静地滋润着春天的新芽,烟雾缭绕中,绣花般的绛色花瓣显得更加圆润。土阶上的花香气扑面而来,山舍间花儿竞相吐露芬芳。秋天的色彩容易让人想起花的美丽,但又有谁能见到这美景呢?何时才能让麝香安然入眠呢?
注释:
- 矮丛:指矮小的花丛。
- 海霞鲜:形容花色如海上霞光般鲜艳。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露沈:露水沉静,润泽万物。
- 烟枰:烟雾缭绕,形容朦胧的景象。
- 绣蹙:绣花般的细腻。
- 晔晔:光亮的样子。
- 秀妍:秀丽的美貌。
- 秋色易花:秋天的色彩容易让人想起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字子昂,号恭甫,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乡村景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石竹花》创作于董嗣杲对春天的赞美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描绘的石竹花生机勃勃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石竹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董嗣杲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捕捉到石竹花在春风中的摇曳生姿。诗的前两句便以“矮丛平剪海霞鲜”引人入胜,生动描绘出石竹花的艳丽,仿佛看到了色彩斑斓的花海,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露沈翠抽春节嫩”,则通过露水的滋润,表现出春天的温暖与新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整首诗在描绘花卉的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呈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循环。
最后两句“秋色易花谁得见,何时容得麝香眠”,则引入了秋天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矮丛平剪海霞鲜:描绘石竹花的矮小和鲜艳色彩,给人清新感。
- 乱撒东风紫锦钱:春风将花瓣如同紫色的锦缎一般洒落,增添了动感。
- 露沈翠抽春节嫩:春天的露水滋润着嫩绿的新芽,象征生机。
- 烟枰绣蹙绛绡圆:烟雾中花瓣绣花般精致,形象生动。
- 土阶晔晔摇芳泽:土阶上光亮的花香,表现自然的芳香气息。
- 山舍英英吐秀妍:山舍间花儿绽放的美丽,充满生命力。
- 秋色易花谁得见:感叹秋天的美丽花色难得一见。
- 何时容得麝香眠:思考何时才能享受这美好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霞鲜”比喻花的艳丽。
- 拟人:如“晔晔摇芳泽”,赋予花香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竹花:象征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东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露水:象征滋润与新生。
- 秋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考。
- 麝香: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石竹花》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董嗣杲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露沈翠抽春节嫩”中的“翠”指的是什么?
- A. 瓜果
- B. 新芽
- C. 花瓣
- D. 树叶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董嗣杲的《石竹花》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但董嗣杲更注重细节描写,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