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憩西林寺诗》

时间: 2025-01-19 15:32:37

忆发德化门,饱看屏风叠。

五峰自孱绝,两脚谁登蹑。

山高白日暗,溪断清泉接。

閒倚迸崖松,静踏粘露叶。

珠台势巍巍,玉斗光烨烨。

撞钟警三生,听禽愁百折。

圣峰足眺望,禅观宜妥帖。

高蹈忘俗缘,迥处离尘劫。

废塔任敧仄,古碣尚岌页。

归询打碑人,摹向斋壁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发德化门,饱看屏风叠。
五峰自孱绝,两脚谁登蹑。
山高白日暗,溪断清泉接。
閒倚迸崖松,静踏粘露叶。
珠台势巍巍,玉斗光烨烨。
撞钟警三生,听禽愁百折。
圣峰足眺望,禅观宜妥帖。
高蹈忘俗缘,迥处离尘劫。
废塔任敧仄,古碣尚岌页。
归询打碑人,摹向斋壁贴。

白话文翻译:

我在德化门外回忆起往昔,尽情欣赏那重叠的屏风。
五座山峰显得格外渺小,谁能在此两脚轻踏?
山高得让白天的阳光也变得暗淡,溪水中断了却与清泉相连。
我闲倚在崖边的松树上,静静地踩踏着沾满露水的叶子。
珠台的形势巍峨壮观,玉斗的光辉灿烂夺目。
撞击钟声警醒了我三生的轮回,听着鸟儿的哀愁声百转千折。
圣峰在远处值得眺望,禅观的心境应当妥帖安宁。
我高歌而忘却世俗的牵绊,远离尘世的纷扰。
废弃的塔楼任其倾斜,古老的碑刻尚在高耸。
我回去向打碑的工匠询问,临摹那斋壁上的铭文。

注释:

  • 德化门:指的是某个地方的门,可能是一个寺庙的出入口。
  • 饱看:尽情欣赏。
  • 屏风叠:形容重叠的山峦如同屏风一般。
  • 五峰自孱绝:五座山峰显得渺小而无力。
  • 两脚谁登蹑:形容人难以登上山顶。
  • 白日暗:白天的阳光因山高而变暗。
  • 溪断清泉接:溪水断流,却与清泉相连。
  • 閒倚:悠闲地依靠。
  • 撞钟警三生:撞钟声使我警醒三世轮回。
  • 禅观:指禅宗的观念。
  • 高蹈忘俗缘:高歌忘却世俗的缘分。
  • 废塔任敧仄:废弃的塔楼任其倾斜。
  • 打碑人:指刻碑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个人的心境。

创作背景:

《夕憩西林寺诗》创作于诗人一次游览西林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禅宗思想的思考。诗中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个人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儒释道的融合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林寺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哲学思考。开篇即提到“忆发德化门”,即刻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怀旧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饱看屏风叠”形象地描绘了重叠的山峦,显示出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对其深深的赞美。

“山高白日暗,溪断清泉接”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表达了山高带来的阴暗与溪水的清澈相接的和谐。这种对比既是对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诗中多次出现与时间、生命相关的意象,如“撞钟警三生”,暗示了轮回与觉悟的主题。鸟鸣声与钟声交织,形成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给人以深思。

最后几句中,诗人以“高蹈忘俗缘”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愿望,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与向往的灵性世界。

整首诗在结构上非常严谨,字句之间流畅自然,意象交错,充满了禅意与诗情,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发德化门:回忆起德化门的景象,表明了怀旧的情感。
  2. 饱看屏风叠:尽情欣赏山峦重叠的美景。
  3. 五峰自孱绝:五座山峰显得渺小无力,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4. 两脚谁登蹑:难以攀登的高山,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
  5. 山高白日暗:山的高大让阳光也显得暗淡,强调了山的伟岸。
  6. 溪断清泉接:溪流中断却与清泉相连,体现自然的和谐。
  7. 閒倚迸崖松:悠闲地倚靠在崖边的松树,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态。
  8. 静踏粘露叶:轻轻地踏着沾满露水的叶子,展现出细腻的观察。
  9. 珠台势巍巍,玉斗光烨烨:描绘山势的壮丽与光辉,增强了视觉冲击。
  10. 撞钟警三生:撞钟声唤醒对生命轮回的思考。
  11. 听禽愁百折:鸟鸣声传来,带有愁苦的情感,增加了诗的层次。
  12. 圣峰足眺望:遥望神圣的山峰,象征追求的目标。
  13. 禅观宜妥帖:静心禅观,心境应当安宁妥帖。
  14. 高蹈忘俗缘:高歌忘却尘世的羁绊,表现了超脱的情感。
  15. 迥处离尘劫:远离尘世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安宁。
  16. 废塔任敧仄:废弃的塔楼任其倾斜,象征了历史的沧桑。
  17. 古碣尚岌页:古老的碑刻依然高耸,传递着历史的厚重感。
  18. 归询打碑人:想要向工匠询问,体现对历史的好奇与尊重。
  19. 摹向斋壁贴:临摹斋壁上的铭文,表现出对文化的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五峰比作“孱绝”,强调其渺小。
  • 对比:山高与白日暗的对比,展现自然的威严。
  • 拟人:鸟鸣声“愁百折”,赋予自然以情感。
  • 排比:多次使用“登”、“接”、“倚”、“踏”等动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体悟与对禅宗思想的追求。通过对西林寺的描绘,展现了人寻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纷扰的愿望,体现了人与自然、时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峰:象征自然的雄伟与人渺小的渺小。
  • 白日:代表光明与生命。
  • 溪流: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清新。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钟声:象征觉醒与轮回。
  • 圣峰:象征追求与信仰。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还隐喻了人生哲理、生命轮回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儒释道的融合与对自然的尊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德化门”指的是: A. 一座寺庙的门
    B. 一座桥
    C. 一条河流
    D. 一座山峰

  2. “撞钟警三生”中“警”字的意思是: A. 听见
    B. 唤醒
    C. 震动
    D. 观察

  3. 诗中哪个意象表现了超脱尘世的愿望? A. 溪流
    B. 废塔
    C. 珠台
    D. 鸟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的追求,但其风格更偏向于细腻的山水描绘。
  • 李白的《庐山谣》则体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对壮丽山河的激情,较之董嗣杲的平和更显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白与王维的山水诗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忆发德化门,饱看屏风叠。下一句是什么

五峰自孱绝,两脚谁登蹑。上一句是什么

五峰自孱绝,两脚谁登蹑。下一句是什么

山高白日暗,溪断清泉接。上一句是什么

山高白日暗,溪断清泉接。下一句是什么

閒倚迸崖松,静踏粘露叶。上一句是什么

閒倚迸崖松,静踏粘露叶。下一句是什么

珠台势巍巍,玉斗光烨烨。上一句是什么

珠台势巍巍,玉斗光烨烨。下一句是什么

撞钟警三生,听禽愁百折。上一句是什么

撞钟警三生,听禽愁百折。下一句是什么

圣峰足眺望,禅观宜妥帖。上一句是什么

圣峰足眺望,禅观宜妥帖。下一句是什么

高蹈忘俗缘,迥处离尘劫。上一句是什么

高蹈忘俗缘,迥处离尘劫。下一句是什么

废塔任敧仄,古碣尚岌页。上一句是什么

废塔任敧仄,古碣尚岌页。下一句是什么

归询打碑人,摹向斋壁贴。上一句是什么

忆发德化门,下一句是什么

饱看屏风叠。上一句是什么

饱看屏风叠。下一句是什么

五峰自孱绝,上一句是什么

五峰自孱绝,下一句是什么

两脚谁登蹑。上一句是什么

两脚谁登蹑。下一句是什么

山高白日暗,上一句是什么

山高白日暗,下一句是什么

溪断清泉接。上一句是什么

溪断清泉接。下一句是什么

閒倚迸崖松,上一句是什么

閒倚迸崖松,下一句是什么

静踏粘露叶。上一句是什么

静踏粘露叶。下一句是什么

珠台势巍巍,上一句是什么

珠台势巍巍,下一句是什么

玉斗光烨烨。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