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屯庄监秤六言三首》

时间: 2024-12-29 18:05:04

天末鸿飞际,沙头鹭立倍鲜。

霞明东崦个裹,烟抹西山那边。

上马吟诗未觉,举头望月俄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末鸿飞际,沙头鹭立倍鲜。
霞明东崦个裹,烟抹西山那边。
上马吟诗未觉,举头望月俄圆。

白话文翻译:

在天边,鸿雁飞翔的地方,沙滩上白鹭静静伫立,格外鲜明。
晨霞照耀着东边的山峦,烟雾轻抹着西山的那一带。
我骑马吟诗,未曾察觉,抬头一看,月亮已经圆满。

注释:

字词注释:

  • 鸿飞际:鸿雁飞翔的地方,指天空远处。
  • 沙头:沙滩的边缘,指沙地的顶端。
  • :白鹭,一种水鸟,象征着宁静与美丽。
  • 霞明:晨曦辉映,形容光彩照人。
  • 东崦:东边的山峦。
  • 烟抹:烟雾轻轻地覆盖。
  • :指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和美好。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鸿雁”常用来象征思乡、离别,表现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写田园风光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东屯庄,诗人身处自然之中,感受到身边的美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飞鸿和白鹭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田园画面。开头两句用鸿雁和白鹭勾勒出空旷与清新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接下来,诗人又描绘了晨霞和远山,呈现出一种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最后两句,诗人骑马吟诗,沉浸在这宁静的氛围中,抬头望月,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时间的流逝,这种从容的态度让人心生向往。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末鸿飞际:天边的鸿雁飞得很高,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
  • 沙头鹭立倍鲜:沙滩上的白鹭特别鲜明,形成对比,突显自然的美。
  • 霞明东崦个裹:晨霞照耀在东边的山峰上,光彩夺目。
  • 烟抹西山那边:烟雾轻轻覆盖在西山的那边,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 上马吟诗未觉:骑马吟诗,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未曾注意到周围的变化。
  • 举头望月俄圆:抬头一看,月亮已经圆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的瞬间。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鸿飞”与“鹭立”比喻人和自然的和谐。
  • 拟人:将自然景象如霞光和烟雾赋予生命,增强画面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寓意着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思乡与自由。
  • 白鹭:象征纯洁与宁静。
  • 晨霞:象征希望与光明。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鸟是哪个?
    A. 燕子
    B. 鸿雁
    C. 麻雀

  2. 诗中“烟抹西山”指的是什么?
    A. 晨雾
    B. 彩霞
    C. 星光

  3. 诗人在做什么?
    A. 骑马吟诗
    B. 画画
    C. 采花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学箕的作品更加明朗清新,前者侧重于山水的幽静,后者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