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鞫狱茶山广教院遣兴一绝
——喻良能 〔宋代〕
牧之秋浦峰头饮,
王勃南昌阁上吟。
千古胜游谁复继,
只今重九欠登临。
白话文翻译:
在秋浦的峰头饮酒,
想起王勃在南昌阁上作诗。
千古的胜地游览,谁还能继承?
如今重阳节的时光却无法登临。
注释:
字词注释:
- 牧之:指诗人牧之,可能是指王维或其他诗人。
- 秋浦:指秋浦河,位于今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区。
- 峰头:山峰的顶端。
- 南昌阁:指王勃在南昌所作的《滕王阁序》中的阁楼。
- 千古胜游:指历史上著名的游览胜地。
- 重九: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典故解析:
- 王勃《滕王阁序》:王勃因《滕王阁序》而闻名,诗中提到的南昌阁即为此阁,表达了对王勃才华的钦佩。
-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传统的登高踏秋的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喻良能,宋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多以简洁明快著称,富有哲理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重阳节时写作,诗人身处茶山广教院,心中感慨万千,借古人游历之事抒发自己对胜地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诗人透过对历史名人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游历的怀念与对当下无法再现的惋惜。开篇以“牧之秋浦峰头饮”引入,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诗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山水相伴的闲适。接着提到王勃在南昌阁的吟咏,点明了诗人对前人的敬仰与仿效之情。
“千古胜游谁复继”一句,折射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感慨如今日渐稀缺的游历与抒发的精神,犹如对人类文明的追忆与反思。而最后一句“只今重九欠登临”,则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当下重阳节未能登高的失落感,展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念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透过对古人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牧之秋浦峰头饮:描绘诗人在秋浦山顶饮酒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王勃南昌阁上吟:提到王勃的《滕王阁序》,暗示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王勃的崇敬。
- 千古胜游谁复继:表达了对历史游历胜地的惋惜,感慨无人能再续前人的辉煌。
- 只今重九欠登临:强调现实的无奈,虽然是重阳节,却无法登高,抒发了一种失落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如“峰头饮”与“阁上吟”形成呼应。
- 比喻:用“千古胜游”比喻历史上著名的游玩经历,增强了诗的文化内涵。
- 排比:通过排比的方式,强化了诗句之间的情感连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人通过对古代诗人的怀念,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织,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浦:象征宁静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带来诗意的遐想。
- 峰头:代表高远的追求和人生境界。
- 南昌阁: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传承,承载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
- 重阳:象征长寿与希望,同时也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昌阁”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王勃
C. 杜甫
D. 白居易 -
“千古胜游谁复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胜地的向往
B. 对历史的惋惜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友人的思念 -
“只今重九欠登临”中的“重九”指的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滕王阁序》
- 杜甫《登高》
- 李白《山中问答》
诗词对比:
- 王勃的《滕王阁序》与喻良能的此诗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王勃的作品更加强调豪情壮志,而喻良能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感慨与无奈,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