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7 23:24: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五首 其四
作者:史承谦 〔清代〕
芍药初红,樱挑乍熟,楚天一笑相亲。
琴歌酒颂,酬答动兼旬。
忽向津亭解缆,离筵畔檀板频频。
梅风过,夕阳烟雨,中有未归春。
年来憎蚤虱,流传赋笔,多少伤神。
叹骅骝老大,騕袅清新。
何事悲沉怫郁,探佳丽与拂诗尘。
西湖畔,冰荷仙桂,留待苦吟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景象:芍药花刚刚开始绽放,樱桃也刚刚成熟,楚地的天空似乎在微笑,充满了亲切感。诗人回忆起酒席上的琴歌和欢快乐曲,互相酬唱,热闹非凡。突然之间,诗人想起了在渡口解缆的情景,离别的筵席上,檀板的声音此起彼伏。梅花的清风拂过,夕阳下的烟雨中,似乎还有未归的春天。年复一年,诗人对那些小虫子和烦恼感到厌倦,流传下来的诗文让他感到伤感。感叹骏马已经老去,而年轻的马儿依然清新。为何心中会有如此沉重的悲伤,想要探寻美丽,抚弄诗句的尘埃?在西湖的岸边,冰冷的荷花和仙桂仍在等待那些勤奋吟咏的人。
注释
- 芍药:一种花,象征着美丽和富贵。
- 樱挑:樱桃刚熟。
- 楚天:指的是楚地的天空,象征着美好的自然景色。
- 解缆:船只离开码头。
- 檀板:一种乐器,常用于欢庆的场合。
- 梅风:梅花所带来的清风。
- 骅骝:骏马,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 騕袅:指年轻漂亮的马。
- 佳丽: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承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以婉约、清丽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色,表达对过往青春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生活和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四首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还流露出他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开篇以“芍药初红,樱挑乍熟”引入,描绘出春夏交替之际的生机,语句轻盈,色彩明艳,仿佛让人看到了那绚烂的花朵和丰收的樱桃,营造出一种和谐而愉悦的气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氛围逐渐转向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尤其是“年来憎蚤虱,流传赋笔,多少伤神”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厌倦,以及对艺术追求的苦闷。这种情感在“叹骅骝老大,騕袅清新”中得到进一步升华,老去的骏马象征着青春的流逝,而清新的年轻马则代表着希望与活力,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与忧伤的人生感悟之间游走,特别是在“西湖畔,冰荷仙桂”这一句,西湖作为文化意象的代表,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希望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继续他的诗歌创作,表达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芍药初红,樱挑乍熟:描绘初夏时节的美丽景色。
- 楚天一笑相亲:楚地的天空似乎在微笑,传达出自然的亲切感。
- 琴歌酒颂,酬答动兼旬:在欢快的聚会中,音乐和饮酒交融,气氛热烈。
- 忽向津亭解缆,离筵畔檀板频频:回忆起即将离别时的情景,檀板声此起彼伏。
- 梅风过,夕阳烟雨,中有未归春:在梅风和夕阳的映衬下,春天似乎依然没有结束。
- 年来憎蚤虱,流传赋笔,多少伤神:对生活琐事的厌倦和对创作的无奈感。
- 叹骅骝老大,騕袅清新:感叹青春的流逝与新生的希望。
- 何事悲沉怫郁,探佳丽与拂诗尘:对美丽的追寻与对艺术的执着。
- 西湖畔,冰荷仙桂,留待苦吟人:西湖的美丽景致吸引着追求诗意的创作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如“骅骝老大”比喻青春的消逝。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如“楚天一笑”。
- 对仗:如“琴歌酒颂,酬答动兼旬”体现对称美。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青春与艺术追求的执着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芍药:美丽与富贵的象征。
- 樱桃:青春的果实,象征着生命的甜美。
- 西湖:文化与艺术的象征,代表着美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芍药”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富贵
- B. 悲伤与失落
- C. 自然与生命
答案:A
-
“叹骅骝老大”中的“骅骝”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骏马
- C. 一个人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西湖”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文化与艺术
- C. 战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史承谦的《满庭芳》。前者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悲痛,后者则更多体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美的结合,虽然主题不同,但均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