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受挽诗》
时间: 2025-01-08 07:19: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豪气已如虹,抵掌论兵一世雄。
智略独超伦辈上,功名只在笑谈中。
弄兵坐扫潢池盗,卖剑潜回渤海风。
恢复未酬人奄忽,佳城那忍葬滕公。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的豪情如同彩虹般绚烂,
与人相论兵法,真是一世的英雄。
智慧和谋略独自超越同辈,
功名利禄只在闲谈之间。
玩弄兵器坐在潢池边劫掠,
卖剑后悄然返回渤海的风中。
恢复大业未能成就,世人已逝去,
怎忍心将美好的城池埋葬在滕公之下?
注释:
- 豪气:豪迈的气概。
- 抵掌论兵:比喻畅谈军事战略。
- 智略:智慧和谋略。
- 潢池:古代水域,可能指战场或某种聚集地。
- 渤海风:指渤海的风,象征着归乡。
- 恢复:指恢复国家或民族的事业。
- 滕公:指滕文公,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常用以象征英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生于动荡之时,身处北宋末年,后期局势复杂,国难深重,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忧和对英雄豪杰的敬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青年豪情的回忆,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蔡戡的《钱大受挽诗》以其豪情壮志和深沉的历史感,展现了对一位英雄的怀念。诗的开头,"少年豪气已如虹",使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年轻时的热情和壮志。接下来的"抵掌论兵一世雄"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位英雄的军事实力和智慧的钦佩。
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智慧和功名的思考。诗人认为,智略超群的英雄,虽有一世的辉煌,但功名往往只是在闲谈中流转,显示了对功名的淡然态度。接下来,"弄兵坐扫潢池盗,卖剑潜回渤海风"则描绘了英雄的孤独与落寞,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悲壮的气氛。
最后两句“恢复未酬人奄忽,佳城那忍葬滕公”更是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诗人感叹未能实现的理想和对逝去英雄的惋惜,流露出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未来的渴望,令人唏嘘不已。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少年豪气已如虹":比喻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如虹般绚丽。
- "抵掌论兵一世雄":表达对英雄军事才能的赞赏。
- "智略独超伦辈上":强调其智慧超群,独立于同辈之上。
- "功名只在笑谈中":反映了对功名的淡泊。
- "弄兵坐扫潢池盗":描绘了英雄的战斗经历与掠夺。
- "卖剑潜回渤海风":表现出英雄的落寞与无奈。
- "恢复未酬人奄忽":对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
- "佳城那忍葬滕公":对英雄埋葬在历史中的不甘与痛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豪气比作彩虹,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对英雄豪情的描绘具有夸张的色彩。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一个英雄的怀念,表达了对理想未酬的惋惜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凸显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意象分析:
- 豪气:象征年轻人的激情与理想。
- 虹:代表光辉灿烂的未来与希望。
- 兵器:象征战争与斗争,反映了历史的沉重。
- 滕公:象征历史的英雄与理想,表达对英雄的怀念和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少年豪气”比喻了什么?
- A. 年轻时的激情
- B. 战争的残酷
- C. 功名利禄
-
“智略独超伦辈上”中“伦辈”指的是谁?
- A. 同辈人
- B. 前辈
- C. 后辈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历史的遗憾
- C. 对功名的渴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国家和历史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展现了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如蔡戡的《钱大受挽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过往的感慨,但蔡戡更强调历史的沉重与英雄的遗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宋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