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筍舆兀兀一南岩,
人在千峰紫翠间。
剩欲日来陪杖屦,
其如病足怯登山。
白话文翻译:
在这高耸的南岩上,
我独自一人,四周是千峰的青翠。
只想等到日出时,带着杖和鞋子同行,
可惜我因病脚软,不敢再攀登。
注释:
- 筍舆:指的是竹制的轿子,这里形容轿子高耸的样子。
- 兀兀:高耸而孤立的样子。
- 南岩:特指某个南方的高峰。
- 千峰紫翠:形容四周山峰的颜色,紫色和翠色,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 杖屦:杖是手杖,屦是鞋。指登山时所需的工具。
- 病足:指因病导致的腿脚无力。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更多表现的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因病所感的无奈和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以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某次登山时写成,表现了诗人对山景的向往以及因身体原因而无法尽兴的遗憾。
诗歌鉴赏:
《南岩》是一首表现山水风光和个人感受的古诗。诗的开头用“筍舆兀兀一南岩”描绘了一幅高耸的山景,展示了自然的雄伟。接下来的“人在千峰紫翠间”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和色彩的环境中,诗人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那种宁静和美好。
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提出了一个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剩欲日来陪杖屦”,诗人渴望在日出时分踏上山路,与自然亲密接触,但“其如病足怯登山”则表达了他因健康原因而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失落感。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也有对自身局限的无奈。
蔡戡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筍舆兀兀一南岩:描绘南岩的孤高和壮丽,带出环境的氛围。
- 人在千峰紫翠间:强调诗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体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 剩欲日来陪杖屦: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
- 其如病足怯登山:揭示了现实的限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
修辞手法:
- 比喻: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景象的描绘暗示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诗句的结构整齐,形成了对比的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感受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南岩:象征着高远与追求。
- 千峰紫翠:象征着美丽的自然与生机。
- 杖屦:象征着旅行与探索的意愿。
- 病足:象征着生命中的限制与无奈。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岩”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座城市
-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无法继续登山?
- A. 没有时间
- B. 生病
- C. 没有装备
-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政治的思考
- B.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 C. 对友谊的歌颂
-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如李白的《蜀道难》,同样表现了对山川的向往与人生的艰难。
-
诗词对比:李白的《庐山谣》与蔡戡的《南岩》都描绘了山水风光,但李白的诗更倾向于豪放激昂,而蔡戡则细腻内敛,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赏析大全》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