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小楼看月》
时间: 2025-01-05 07:59: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 小楼看月
作者: 郑元昭 〔清代〕
正纤尘不著碧天空,无际月波流。
望秋中水滟,晴边山色,尽入层楼。
旧梦西风苹末,湖渌荡轻鸥。
小集芳樽底,细话杭州。
夜永绿阴疏处,透冰绡露气,酒醒吟幽。
问金波渡雁,为孰寄边愁。
待扶倦同商瘦句,恨啼蛩又换一年秋。
栏杆曲吟慵还凭,不觉迟留。
白话文翻译:
在无尘的天空下,月光如水般流淌。
望着秋水泛滟,晴空中山色尽收眼底。
旧时的梦在西风中飘散,湖面轻轻荡漾着鸥鸟。
在芳香的酒樽底下,细语轻谈着杭州的美好。
夜色悠长,绿影稀疏处,透出冰绡般的露气,酒醒后吟咏幽思。
问那金波中飞渡的雁,谁寄来这边的愁苦?
等着扶着疲倦的身子讨论些瘦弱的诗句,恨那啼叫的蟋蟀又换来了一年秋。
靠在栏杆上慵懒吟唱,不觉已迟迟留下。
注释:
- 纤尘不著: 意为没有一点尘埃,形容天空的澄净。
- 碧天空: 碧蓝的天空。
- 月波流: 月光在水面上流动的样子。
- 秋中水滟: 秋天的水波荡漾。
- 西风苹末: 西风吹拂着浮萍的末端。
- 湖渌荡轻鸥: 湖面轻轻荡漾,鸥鸟游弋。
- 芳樽: 酒樽,散发着芳香的酒。
- 冰绡露气: 清透如冰的露水。
- 金波渡雁: 在金色波浪中飞渡的雁。
- 恨啼蛩: 讨厌那叫的蟋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元昭,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秋天,作者在小楼中独自赏月,感受自然之美与内心愁绪,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 小楼看月》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深度。诗中“正纤尘不著碧天空,无际月波流”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澈的意境,月光照耀下的水面如诗如画,让人感受到秋夜的美好与静谧。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旧梦与轻鸥的游荡,似乎在表达对青春岁月的怀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夜深人静的时分,诗人醉酒而吟,透过薄薄的冰绡感受到露水的凉意,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和对生活的深思。诗的后半段“问金波渡雁,为孰寄边愁”透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不仅在问雁的去处,也在探寻自己内心的忧愁,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情感由外而内,层层递进,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纤尘不著碧天空,无际月波流: 描述了一个无尘的秋夜,天空清澈,月光在水面上流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望秋中水滟,晴边山色,尽入层楼: 通过观察秋水和山色,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尽收眼底。
- 旧梦西风苹末,湖渌荡轻鸥: 旧梦随西风飘散,湖面轻轻荡漾,象征着梦境的逝去和现实的孤独。
- 小集芳樽底,细话杭州: 在酒樽下与友人细语,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 夜永绿阴疏处,透冰绡露气,酒醒吟幽: 深夜中,透过薄薄的冰绡感受到露水的清凉,酒醒后思绪发散,表现出孤独感。
- 问金波渡雁,为孰寄边愁: 向渡过金色波浪的雁询问,表现出对人生愁苦的追问。
- 待扶倦同商瘦句,恨啼蛩又换一年秋: 期待与友人一起讨论诗句,恨那蟋蟀的叫声又带来了一年秋的轮回。
- 栏杆曲吟慵还凭,不觉迟留: 在栏杆上慵懒吟唱,却不知时间已悄然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 “月波流”将月光比作流水,生动形象。
- 拟人: “问金波渡雁”,赋予雁以人的情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 整首词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 象征着清冷与孤独,也代表着思念与怀旧。
- 水: 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鸥: 自由与孤独的象征,表现诗人内心的游荡与思索。
- 蛩: 蟋蟀的叫声代表着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正纤尘不著碧天空”的意思是: a) 天空很脏
b) 天空非常清澈
c) 天空有很多云 -
诗人对秋水和山色的描述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爱情的渴望 -
“问金波渡雁,为孰寄边愁”中的“渡雁”象征着: a) 旅行的人
b) 失去的青春
c) 飞往他乡的思念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郑元昭的《八声甘州 小楼看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郑元昭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全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