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皆令黄夫人过寓山闺即事
作者: 德隐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吟得新诗子夜残,银釭点点照花栏。
须臾小婢来相报,深竹乌啼月满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吟唱新作的情景。夜深人静,银色的灯光微微照亮了花栏。突然,小婢女前来报信,远处竹林中传来乌鸦的啼叫,明月照满了河滩。
注释:
- 吟得新诗:吟唱新作的诗。
- 子夜残:子夜已过,夜深了。
- 银釭:银色的油灯。
- 点点:微弱的光亮。
- 花栏:花丛旁的栏杆。
- 须臾:片刻,不久。
- 小婢:小女仆,指年轻的女仆人。
- 相报:来报告。
- 深竹:深密的竹林。
- 乌啼:乌鸦的叫声。
- 月满滩:明月照耀河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德隐,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事,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可能在山间寓所中独自吟咏,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情景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反映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深人静时的独特氛围。开头两句“吟得新诗子夜残,银釭点点照花栏”描绘了诗人深夜吟诵时的情景,银色的灯光映照着花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夜的深邃与诗的灵动。后两句“须臾小婢来相报,深竹乌啼月满滩”则转向外部的声音与景象,小婢的来报打破了夜的宁静,而深竹中乌鸦的啼叫与明月的映照又增添了几分孤独与思索。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既有内省的情感,又有外部世界的互动,从而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诗意境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孤独而又充满思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吟得新诗子夜残”:在子夜时分,我吟唱着刚写的新诗,夜已渐深。
- “银釭点点照花栏”:微弱的银灯光点点闪烁,映照着花栏。
- “须臾小婢来相报”:没过多久,小女仆便前来报告。
- “深竹乌啼月满滩”:在深竹林中,乌鸦啼叫,明月照耀着河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灯比作星星的光辉,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深竹中乌鸦的啼叫,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银釭点点”与“深竹乌啼”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夜景描绘与内心的吟唱,反映了诗人对孤独与思考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银釭:象征夜的宁静与诗的灵动。
- 花栏:代表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
- 小婢:象征生活中的琐碎与人际关系的交织。
- 深竹:象征自然的深邃与神秘。
- 乌啼:增添了孤独感与思索的情绪。
- 月满滩:象征光明与希望,也是夜晚的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银釭”指的是什么? A. 银色的灯光
B. 银色的器皿
C. 银色的鱼 -
“须臾小婢来相报”中的“小婢”指的是? A. 小丫鬟
B. 小兽
C. 小孩 -
诗歌主要描写了哪个时间段? A. 早晨
B. 中午
C. 子夜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情感与思索。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现了夜晚的孤独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通过月光与思乡之情的结合,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德隐的这首诗则更多地强调了在深夜中对自然的感悟与生活的思考,两者都表现了夜晚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