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院》
时间: 2025-01-19 16:43: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回龙院》
作者:范令闻 〔宋代〕
柏在去弗宿,万安退而止。
见几懲贯高,噬脐嬖妃子。
畏避虽同途,兴亡乃异轨。
江边招提小,楼阁半倾圮。
回薄二里余,六龙驻於此。
愁横云盖山,闷系罗带水。
历历斜谷路,云天尺有咫。
昨夜雨中铃,哀音犹在耳。
画像赭衣袂,挟一弓两矢。
侑以圣云孙,祖武略相似。
剑外尘再蒙,黄明著年纪。
今我吊陈迹,行迈亦靡靡,
吹动波间皱,正值秋风起。
安得如渔翁,垂钓江之涘。
白话文翻译:
在柏树下我未曾停留,万安在此退却停息。
见那高处的席位让我心警惕,后悔不该宠爱妃子。
虽说我们同为避难,兴亡却是两条不同的轨迹。
江边的小亭子,楼阁已经半倾倒。
回头走了两里路,六龙在此停驻。
愁绪如同乌云覆盖山头,闷闷不乐的心情像罗带缠绕水面。
斜谷的路历历在目,天与云间的距离如尺般近。
昨夜雨中铃声,悲哀的音色仍在耳边回响。
画像中的人穿着赭色衣裳,手握一弓两箭。
对照着圣云孙,祖武似乎也有些相像。
剑外的尘埃再度覆盖,黄明已是年纪渐长。
如今我在此吊唁往事,走路也显得漫不经心,
波间的皱纹被秋风吹动,正值秋风起时。
怎么才能像渔翁一样,垂钓于江边呢?
注释:
- 柏:柏树,常用作风景描写,象征坚韧。
- 几懲:几乎受到了惩罚。
- 噬脐:后悔,自责的意思。
- 兴亡:指国家或个人的兴起与衰亡。
- 招提:小亭子。
- 倾圮:倾倒、坍塌。
- 罗带:形容忧愁的情绪缠绕。
- 历历:清晰可见。
- 黄明:可能指历史上的一个名人或隐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令闻,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一个历史的变迁期,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忧虑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回龙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生活的反思。诗中充满了怀旧的情绪,随着秋风起,诗人似乎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开头的“柏在去弗宿”一句,将场景设定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之中,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回忆与反思,展现出对过去的眷恋与对现状的无奈。
全诗的意象丰富,江边的小亭、倾倒的楼阁、雨中铃声等,构成了一幅愁苦的画面,诗人以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忧伤与沉思。最后的“安得如渔翁,垂钓江之涘”,更是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柏树未曾停留,象征对过往的无奈与不甘。
- 后悔宠爱妃子,表达心中对权力与私欲的反思。
- 同路人却各有命运,揭示人生的无常与不公。
- 小亭倾倒,代表着昔日辉煌的消逝。
- 六龙驻足,暗示着历史的停滞与回望。
- 愁绪如云,表现沉重的内心状态。
- 昨夜铃声,回荡在心间,象征着难以忘怀的往事。
- 画像中的人形象鲜明,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 剑外尘埃,传达对往事的追忆。
- 吊唁过去,行走之间的无奈与惆怅。
- 秋风起,带来回忆的涟漪。
- 渔翁的隐喻,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物比喻内心情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 对仗:如“愁横云盖山,闷系罗带水”,增强语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对现状的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生活的哲理感悟。
意象分析:
- 柏树:象征坚韧与孤独。
- 小亭:代表着逝去的美好与昔日的辉煌。
- 云与水:象征着情感的交织与变化。
- 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物是什么?
- A. 柳树
- B. 柏树
- C. 桃花
-
诗人希望过上怎样的生活?
- A. 仕途顺利
- B. 自由宁静的渔翁生活
- C. 诗酒相伴的生活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范令闻的《回龙院》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怀旧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具豪放之气,而范令闻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