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
时间: 2025-01-01 12:37: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
作者: 刘过 〔宋代〕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
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
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
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
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
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
莫作两般看。
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鴞鸾。
白话文翻译:
弓箭和剑器都出自榆塞,铅锤和山都在蓬山之上。
获得这些东西,实在是毫不费力,失去它们也如同闲散。
古人未必都正确,今人也未必都错,
世事就像沐猴冠那样可笑。老子不去分别,
内外与当中之事。
喝酒要痛快,写诗也可以随意,弹琴就不必了。
人生要享乐,何必催促自己的白发斑驳。
成功时有金甲牙旗,贫穷时也不过是破帽蹇驴,
不必以两种眼光来看待。
世事就是如此,自有聪明人识别。
注释:
- 榆塞:古代边防地区,象征战争和征战的器物。
- 铅椠:指铅制的武器或工具,暗喻兵器。
- 沐猴冠:比喻那些伪装的事物或表面功夫。
- 老子:这里指老庄哲学,强调无为而治。
- 牙旗金甲:象征富贵荣华的状态。
- 蹇驴破帽:象征贫困潦倒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字景熙,号白云,宋代诗人,风格多样,擅长诗词并受到当时文人推崇。他的作品常常以平易近人而富有哲理性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水调歌头》写于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通过弓剑与铅椠的意象,展现了古人与今人对于生活的不同态度。诗中提到“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暗示着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刘过在诗中也表达了一种无所畏惧的生活态度,强调享乐和随性,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洒脱理解。诗中“酒须饮,诗可作”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表明了诗人不在乎外物的态度,反而更看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个诗作既有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生活的宽容与快乐,彰显了哲理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弓剑出榆塞:弓箭与剑器象征战争,表明了战斗的严峻。
- 铅椠上蓬山:铅椠表示重物,暗示着生活的压迫与负担。
- 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获得与失去都显得轻松,反映出对物质的淡然。
-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
- 世事沐猴冠:世事的荒唐就像是沐猴冠,形象而生动。
- 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强调内心的统一与安宁,不去分别外界的喧嚣。
-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建议享受生活,写作诗歌,而不必拘泥于形式。
- 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人生应当享乐,何必为白发而忧虑?
- 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成功与失败的状态不同,不应以此两种眼光看待。
- 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鴞鸾:世事的本质如此,聪明人自会领悟。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对生活的享受与哲理的思考,鼓励人们在纷繁的世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认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弓剑:象征战争与斗志。
- 酒:代表享乐与人生的快意。
- 白发:象征岁月与生活的无奈。
- 金甲与破帽:分别象征富贵与贫困,反映生活的两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榆塞”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富贵
D. 贫穷 -
诗句“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表达了什么观点?
A. 绝对真理
B. 历史的复杂性
C. 对古人的崇拜
D. 对今人的批判 -
在诗中,刘过提到的“酒须饮,诗可作”强调了什么?
A. 工作的重要性
B. 享乐与创作的自由
C. 物质的追求
D. 对酒的喜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强调享乐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探讨人生哲理与对时光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刘过的《水调歌头》与李白的《将进酒》皆传达了对人生的热爱与享乐,但刘过更注重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更加外向,强调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过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