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丝钓》

时间: 2024-09-19 21:27:55

燕将旧侣。

呢喃终日相语。

似惜别离情,知几许。

谁与度。

为向人代诉。

空朝暮。

谩千言百句。

怎生会得,争如作个青羽。

又闻院宇。

不在当时住。

飞去无寻处。

肠万缕。

寄暴风横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将旧侣。呢喃终日相语。似惜别离情,知几许。谁与度。为向人代诉。空朝暮。谩千言百句。怎生会得,争如作个青羽。又闻院宇。不在当时住。飞去无寻处。肠万缕。寄暴风横雨。

白话文翻译

燕子要和旧友相聚,呢喃细语终日不停。似乎在惜别,离愁别绪又有多少呢?谁来度量这份情感?为谁向他人倾诉?朝暮之间,空对千言万语,怎能理解?不如做一只轻盈的青羽,随意飞翔。又听到院子里的动静,似乎不再是当时的住处,飞去的燕子无处可寻,心中万缕愁绪,寄托在狂风暴雨之中。

注释

  • 旧侣:旧时的朋友或恋人。
  • 呢喃:轻声细语,形容亲密的交谈。
  • 惜别离情:对离别情感的珍惜和怜惜。
  • 青羽:轻盈的鸟羽,象征自由和无拘束。
  • 院宇:院子和房屋,表示生活的环境。
  • 肠万缕:形容愁绪如万缕丝线纠缠在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诗人,以清新秀丽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对旧友或旧爱的思念之时,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伤,表达了对爱情或友谊的珍视和无奈。

诗歌鉴赏

《垂丝钓》通过燕子与旧侣的情感交流,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与无奈。诗歌开头以“燕将旧侣”引入,营造出一种亲密的氛围,接着通过“呢喃终日相语”描绘出两者间的深厚感情。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逐渐由甜蜜转向惆怅,尤其是“似惜别离情,知几许”一句,深切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心痛。

诗中的“空朝暮”和“谩千言百句”揭示了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情感,面对浩繁的思绪,诗人感到无所适从。“怎生会得,争如作个青羽”则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宁愿化作一只轻盈的鸟儿,无拘无束地飞翔,而不是被离愁困扰。

后半部分提及的“又闻院宇”则转向了现实,燕子飞去后,留给诗人的只有空荡的院落和无法追寻的思念,整个意象中充满了失落与怀念。最后一句“寄暴风横雨”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风雨中的思念更加凶猛,愁绪如肠万缕般纠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将旧侣:燕子与旧友相聚,暗示诗人与旧友有着亲密的关系。
  2. 呢喃终日相语:两者之间的交流细腻而持久,表现出深厚的感情。
  3. 似惜别离情,知几许:感叹离别的苦楚,想知道其中的多少情感。
  4. 谁与度:寻求理解与倾诉的对象,表达孤独感。
  5. 为向人代诉:希望有人能代替自己表达心中的情感。
  6. 空朝暮:时间的流逝让思念变得无尽。
  7. 谩千言百句:虽然有很多话要说,但又显得无力。
  8. 怎生会得,争如作个青羽:面对复杂的情感,不如化作自由的鸟儿。
  9. 又闻院宇:回到现实,听见了院子里的动静。
  10. 不在当时住:感慨曾经的生活已经不复存在。
  11. 飞去无寻处:燕子飞去,难以寻找,象征着失去的美好。
  12. 肠万缕:愁绪缠绵,形容情感的复杂。
  13. 寄暴风横雨:将思念寄托在风雨之中,暗示情感的激烈。

修辞手法

  • 拟人:燕子与旧侣的情感交流,赋予燕子人性化的情感。
  • 比喻:用“青羽”比喻自由和无忧无虑的状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旧友的深切怀念与无奈。诗人在对比自由与束缚的同时,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着春天、爱情和友谊。
  • 青羽:代表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
  • 暴风横雨:象征着强烈的情感和内心的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呢喃终日相语”形容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愁
    • B. 欢乐
    • C. 亲密
  2. 诗人希望化作“青羽”的原因是什么?

    • A. 希望自由
    • B. 渴望财富
    • C. 想要归隐
  3. “寄暴风横雨”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平静
    • B. 激烈的思念
    • C. 欢快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杨无咎的《垂丝钓》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对爱情的细腻描绘,而杨无咎则通过自然意象展现离别的愁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垂丝钓》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