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时间: 2025-01-14 15:42:50

痴牛E66D女,谩恩深情远。

一岁惟能一相见。

纵金风玉露,胜却人间,争奈向、雪月花时阻间。

幽欢犹未足,催度桥归,乌鹊无端便惊散。

别后欲重来,杳杳银河,空怅望、不胜凄断。

最可惜、当初泛槎人,甚不问、天边这些磨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痴牛女,谩恩深情远。一岁惟能一相见。纵金风玉露,胜却人间,争奈向雪月花时阻间。幽欢犹未足,催度桥归,乌鹊无端便惊散。别后欲重来,杳杳银河,空怅望不胜凄断。最可惜当初泛槎人,甚不问天边这些磨难。

白话文翻译:

痴情的牛郎与织女,彼此之间的恩爱与情深难以言表。每年只能够相见一次。即使金风送爽,玉露飘洒,也胜过人间的美好,然而在雪月花时却总有阻碍。即便心中幽怨未能平息,却催促着他们回归,乌鹊无端地惊扰了这份宁静。分别后想再重聚,遥远的银河让人无尽怅惘,无法承受这份凄凉。最可惜的是当初泛舟的人,竟然不曾问问那天边的种种磨难。

注释:

  • 痴牛女:这里指的是牛郎和织女,典出《牛郎织女》传说,象征着痴情的情侣。
  • 金风玉露:金秋的凉风和清晨的露水,常用来形容秋天的美好景象。
  • 乌鹊:传说中负责搭桥的鸟,象征着帮助牛郎织女相会的力量。
  • 杳杳银河:指的是天上的银河,形容距离的遥远。
  • 泛槎:指用竹筏渡水,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尤其擅长表现爱情主题,常常描写离别的愁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洞仙歌》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洞仙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牛郎与织女之间的深情厚谊,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离别的痛苦。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金风玉露”、“雪月花”,这些意象不仅美丽,也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欢愉与阻碍。牛郎织女的相会只在每年的七夕,短暂而珍贵,正是这种相聚的稀有,让他们的爱情更加深厚。

在表达情感时,诗人用“幽欢犹未足,催度桥归”表现了离别后的急切与无奈,乌鹊的惊扰则象征着生活中的意外与不顺。最后的“杳杳银河”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极致,展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孤独感。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爱情的颂扬,更是对美好愿望与现实困境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诗人传达了对真挚爱情的渴望与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痴牛女,谩恩深情远:描绘了牛郎与织女之间深厚的情感。
  2. 一岁惟能一相见:强调了他们相见的稀少,增加了情感的珍贵。
  3. 纵金风玉露,胜却人间:即使自然美景再美,也不及他们的爱情。
  4. 争奈向雪月花时阻间:在美好时光中却有诸多阻碍,增加了无奈感。
  5. 幽欢犹未足,催度桥归:即便心中未能平息,依然盼望回归的渴望。
  6. 乌鹊无端便惊散:象征着外界的干扰,阻碍了相聚。
  7. 别后欲重来,杳杳银河:分别后的思念与遥远的距离感。
  8. 空怅望不胜凄断:无法承受的悲伤与无奈。
  9. 最可惜当初泛槎人,甚不问天边这些磨难:对当初不曾预料到的艰难与痛苦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风玉露”比喻美好的自然景象。
  • 拟人:乌鹊被赋予了惊扰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幽欢犹未足,催度桥归”,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生命的苦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牛郎织女: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 金风玉露:代表着秋天的美好,自然的馈赠。
  • 银河:象征着遥远距离与分隔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牛郎织女每年相见几次?

    • A. 一次
    • B. 两次
    • C. 三次
    • D. 四次
  2. “金风玉露”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3. 乌鹊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 A. 传递消息
    • B. 帮助相会
    • C. 造成干扰
    • D. 增加美感

答案:

  1. A. 一次
  2. C. 秋天
  3. C. 造成干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鹊桥仙》 - 秦观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 杨无咎的《洞仙歌》与秦观的《鹊桥仙》同样以牛郎织女为题材,但前者更注重表现离别的愁苦,而后者则更倾向于描绘相会的美好。两者在表达情感和意象的使用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 《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