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落花》
时间: 2025-01-19 19:54: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落花
作者: 陶淑 〔清代〕
无计春光老。怅回廊蝶魂刚醒,莺愁未了。
闷把银钩垂不上,偏是沾衣风小。
任铺遍一阶慵扫。每借栏杆低护住,
几多时却又依芳草。休独立,空庭悄。
梦回怎奈纱窗晓。转妨它蛛丝半罥,
蜂须乍搅。两架秋千人已去,
落向墙头更好。莫须怨玉箫声渺,
月明时特地添烦恼。谁又管,绿阴早。
白话文翻译:
春光无计可留,令人怅惘。回廊中,蝴蝶刚刚苏醒,黄莺的愁绪仍未消散。
心中郁闷,银钩也无法垂下,偏偏细风拂衣。
任凭花瓣铺满一阶,也懒得打扫。每次依靠栏杆,低头守护着,
却总是时光流逝,又依依恋恋芳草。不要独自站立,空庭显得寂静。
梦回时,怎奈纱窗外天亮。转眼间,蛛丝半挂,
蜜蜂的翅膀偶尔打搅。两架秋千上人已离去,
花瓣落在墙头更显得美好。不要怨恨那悠远的玉箫声,
明月下更添烦恼。谁又关心,绿阴早已成了往事。
注释:
- 金缕曲:一种词牌名,常用来写情感细腻的词作。
- 无计春光老:无计是指没有办法,春天的光景已经老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 怅:怅惘、惆怅。
- 银钩:指钓鱼用的钩子,这里用以比喻心中烦闷的情绪。
- 沾衣风小:微风轻轻拂衣。
- 栏杆:古代建筑中的护栏,诗中暗示倚靠之处。
- 玉箫声渺:玉箫是古代乐器,声渺形容声音遥远而微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淑,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诗词多描绘个人情感、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金缕曲·落花》是陶淑在特定的春日情境下创作的,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反映了她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诗歌鉴赏:
《金缕曲·落花》是一首极富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惆怅。全词开头便以“无计春光老”引入,直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蝴蝶刚醒与黄莺未了的愁绪,展现出一种春意盎然但又充满忧愁的氛围。
在词中,“任铺遍一阶慵扫”体现了对春光的无奈与惆怅,尽管花瓣满地,却显得懒得打理,生动地传达出一种情感的疲惫与无力。随着诗情的展开,作者的内心独白愈加浓烈,栏杆、丝网、蜜蜂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却又充满思绪的画面。
结尾处,作者将烦恼与明月相联系,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无奈的情感。整首词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脆弱与坚韧,使读者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计春光老:无法挽留春天的美好时光。
- 怅回廊蝶魂刚醒:回廊中,蝴蝶刚刚苏醒,表现出春的生机。
- 莺愁未了:黄莺的忧愁依旧未消,暗指情感的纠结。
- 闷把银钩垂不上:心中郁闷,无心垂钓,象征心情的沉重。
- 偏是沾衣风小:细风轻拂衣襟,暗示轻柔的感情却又难以承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钩”比喻烦闷的情绪。
- 拟人:如“蝶魂刚醒”,赋予蝴蝶以灵性。
- 对仗:整首词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逝去时间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青春与美好。
- 蝴蝶:象征爱情与美丽。
- 黄莺:象征忧愁与思念。
- 秋千:象征童年与无忧无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 A. “怅回廊蝶魂刚醒”
B. “无计春光老”
C. “两架秋千人已去”
D. “月明时特地添烦恼” -
“银钩”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烦闷
C. 留恋
D. 时光 -
诗中提到的“玉箫声渺”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希望
D.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思念。
- 晏殊《蝶恋花》:描绘春日美景与情感的纠葛。
诗词对比:
- 陶淑《金缕曲·落花》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陶淑更显得孤独与惆怅,而李清照则透出一种柔美与坚韧。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陶淑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