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王子兰公子 寿同 寄词见誉,谱此致谢,用次来韵》
时间: 2025-01-14 01:50: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古原如此。叹浮生飞花飘絮,随风已矣。落溷沾茵无定相,最是孤臣孽子。经患难何曾容易。况是女身兼薄命,愧樗材枉受虚名被。思量起,空挥涕。古人才调诚难比。借冰丝孤鸾一操,安排宫徵。先世文章难继绪,不过扶持培置。且免个鹑衣粟米。教子传家惟以孝,了今生女嫁男婚耳。承过誉,感无已。
白话文翻译:
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叹息浮生如飞花、如飘絮,随风而逝。无定的命运像泥沾在草地上,最苦的是那些孤独的臣子和孽子。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哪有那么容易。更何况作为女子,命薄如纸,感到愧疚,像樗树一样只能承受空虚的名声。回想起来,只能空自流泪。古人之间的真诚调和,实在难以相比。我借着冰丝和孤鸾的曲子,安排了宫廷的乐章。先辈的文章难以继承,只能勉力扶持。且免去那鹑衣和粟米的生活。教导子孙传家,唯以孝为重,到了今生不过是女子嫁人为婚。承受过多的赞誉,感慨无以言表。
注释:
字词注释:
- 今古:指古代和现代。
- 浮生:人生短暂,像浮云一样。
- 飘絮:像柳絮一样轻飘。
- 孤臣孽子:指孤独的臣子和无辜的子孙,表达对社会地位低下者的同情。
- 薄命:命运薄弱,指命运不佳的人。
- 樗材:比喻无用之物,常用于自谦。
- 鹑衣粟米:指简单的生活。
典故解析:
- 冰丝孤鸾:用来比喻孤独高洁的气质。
- 教子传家惟以孝:强调家庭教育中孝道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太清(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擅长写作,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主题。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批判为特点,通过对比古今,抒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女子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今古原如此”,点出人生的无常,接着以“叹浮生飞花飘絮,随风已矣”来描绘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诗人通过对“孤臣孽子”的描写,揭示了身处困境之人的内心挣扎和无奈。尤其是“况是女身兼薄命”一句,深刻反映了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遭遇的苦楚,带有强烈的自我反省和社会批判色彩。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与反思,尤其是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质疑和挑战,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挣扎。最后的“承过誉,感无已”,则是对外界赞誉的自谦与对内心挣扎的坦诚,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真实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古原如此:古往今来,人生都是如此无常。
- 叹浮生飞花飘絮:感叹人生短暂,如同飞舞的花瓣和飘散的柳絮。
- 随风已矣:随风而去,再也无法追回。
- 落溷沾茵无定相:命运如泥沾在草地上,无定的状况。
- 最是孤臣孽子:最苦的是那些孤独的臣子和无辜的子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飞花飘絮”,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赋予命运以“无定”的特质,使其更具人性化。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教子传家惟以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女性在社会中的艰辛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抗争并存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生: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飞花飘絮:表达人生如梦,缥缈无定。
- 孤臣孽子:象征社会底层的无辜者,体现出对弱者的同情。
- 樗材:自谦之词,表示对自己价值的否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浮生”指的是什么?
- A. 短暂的人生
- B. 永恒的生命
- C. 美好的回忆
-
“孤臣孽子”指的是哪些人?
- A. 富贵之人
- B. 社会底层的无辜者
- C. 政治权臣
-
诗的最后一句“承过誉,感无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豪
- B. 无奈
- C. 高兴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性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感叹,风格上虽略有不同,但情感基调相似,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提供了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展现了不同的命运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性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从古典到现代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