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早春 一作张子容诗》

时间: 2025-01-19 16:42:37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安早春
作者:孟浩然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

白话文翻译:

在长安的东边,只能看到东井的关戍,城池在北辰的照耀下伫立。大家唱着太平的歌,欢庆着建寅年春的到来。雪融化了,青山上的树木显露出来,冰也在黑水的岸边消融。草儿迎接着金色的马蹄,花儿伴随着玉楼中的人们。鸿雁成群地飞过,黄莺的歌声频频响起。什么时候我才能功成名就,回到那柳条新绿的地方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关戍: 指边防的关卡和哨所。
  • 咸歌: 大家一起唱歌。
  • 建寅: 指的是农历的一个年份,通常是春天的开始。
  • 金埒马: 金色的马,形容马匹的华丽。
  • 玉楼人: 美丽的女子,寓意高贵。
  • 鸿渐: 鸿雁飞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莺歌: 黄莺的歌声,代表春天的生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太平日”是指国泰民安的日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鸿雁和莺歌则是春天来临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提倡自然之美,追求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时值长安,诗人描绘了早春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仕途的渴望与忧虑。

诗歌鉴赏:

《长安早春》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长安早春的美丽画面。开篇即以“关戍惟东井”引入,给人一种边塞的感觉,随后转向城池,展现出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诗中“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则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通过描绘雪融、冰化的过程,表现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一种新生的感觉。草与花的描写则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生机,展现了自然的勃勃生机。最后,诗人以“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收尾,表达了对仕途的期待与归乡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孟浩然诗风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描述长安的边防与城池,烘托出一种安定的氛围。

  2.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表达人民对太平盛世的歌唱与欢庆。

  3.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
    描绘春天来临,自然复苏,生机盎然。

  4.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通过草与花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热闹。

  5.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形象地展现出春天的生动景象。

  6. 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
    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渴望,希望早日归乡。

修辞手法:

  • 比喻: “草迎金埒马”,将草比作迎接的姿态,生动形象。
  • 对仗: 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戍: 象征边防的安定。
  • 春: 代表新生与希望。
  • 鸿雁: 春天的使者,象征亲情与归属。
  • 柳条: 代表生命的延续与归乡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建寅”是指什么?
    A. 一种马
    B. 春天的开始
    C. 一种植物
    D. 一种节气

  2.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3. 诗人希望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
    A. 立春
    B. 柳条新绿时
    C. 夏天
    D. 秋天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情怀。
  • 高适《燕歌行》:以边塞为背景,展现壮丽河山。

诗词对比:
孟浩然与王维的田园诗,两者都以自然为题材,但孟浩然更关注春天的生机,王维则常常融入哲理思考,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孟浩然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诗词选读》

通过这些资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孟浩然及其诗作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