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泊镇江,用黄仲则此题此韵》
时间: 2025-01-01 12:48: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鱼龙何事破工夫,万里送愁来。
到此划然此去,海雪涌千堆。
绝不惊心佛鼓,被风涛赚得也成雷。
指江山金粉楼台,金碧都是劫余灰。
试解腰间紫竹,把鱼云蜑雨尽吹开。
一笑者般形胜,能费几朵才。
红煞夕阳悬北固,英雄不见使人哀。
趁今宵明月招邀,浮玉共倾杯。
白话文翻译
鱼龙何以破坏了工夫?千里之外送来了忧愁。
到这里,忽然之间就离去,海浪如雪涌起千堆。
绝不因佛鼓而惊心,反而被风涛卷得如雷轰鸣。
指着江山的金碧楼台,金光璀璨不过是劫后余灰。
试着解开腰间的紫竹,吹散那鱼云雨雾。
只需一笑,便能显现出美丽的景色,值得几分珍惜。
夕阳如血挂在北固山,英雄不见令人感到惋惜。
趁着今夜明月的邀请,举杯共饮这浮玉。
注释
- 鱼龙:指水中的鱼和龙,象征着变化和幻影。
- 工夫:指功夫、时光。
- 划然此去:突然之间就离开了。
- 海雪:海浪,形容海面波涛汹涌。
- 金粉楼台:奢华的建筑,象征繁华与虚幻。
- 绝不惊心佛鼓:不因佛鼓声而心惊,指内心的平静。
- 红煞:夕阳的颜色,形容日落时的美丽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约1660-1730),字东皓,号望山,清代诗人。他出身于盛世时期,经历了清初的动荡与繁荣。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象,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南浦 泊镇江》创作于易顺鼎游历镇江之际,面对江河湖泊,感慨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幻。诗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美好景色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南浦 泊镇江》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的诗作。诗人在镇江的江边,面对浩瀚的江水,心中涌起千层感慨。诗的开头以“鱼龙何事破工夫”引入,表面上看似在问鱼龙为何破坏了工夫,实际上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万里送愁来”表达了对远方愁苦的牵挂,显示出内心的沉重。
在描写江河景色时,诗人用“海雪涌千堆”形象地刻画了波涛汹涌的江面,接着又用“金粉楼台”来暗示繁华的虚幻与无常,展现出对世事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叹息。“绝不惊心佛鼓,被风涛赚得也成雷”一句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喧嚣的超然。
整首诗以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为主线,穿插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终在“趁今宵明月招邀,浮玉共倾杯”中达到情感的高潮,借助明月与酒杯的意象,折射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与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鱼龙何事破工夫:鱼龙何以破坏了工夫?暗示人生的变幻与不安。
- 万里送愁来:远方的忧愁传递至此,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
- 到此划然此去:在此地突然间就离去,体现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海雪涌千堆:波涛如雪般涌起,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面壮丽的景象。
- 绝不惊心佛鼓:不因佛鼓的声音而心惊,表现内心的宁静。
- 被风涛赚得也成雷:由于风涛的影响,声音如雷,说明外界的喧嚣。
- 指江山金粉楼台:指向美丽的江山和奢华的楼台,象征繁华与虚幻。
- 金碧都是劫余灰:金光辉煌的背后是劫后余生的灰烬,表达对繁华的无奈。
- 试解腰间紫竹:试着解开腰间的紫竹,象征着想要摆脱困扰。
- 把鱼云蜑雨尽吹开:吹散雨雾,展现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 一笑者般形胜:一笑就能显出风采,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 能费几朵才:值得几分珍惜,体现出对美好的渴望。
- 红煞夕阳悬北固:夕阳如血挂在北固山,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
- 英雄不见使人哀:英雄不在令人感到悲哀,流露出对昔日英雄的怀念。
- 趁今宵明月招邀:把握今晚明月的邀请,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浮玉共倾杯:与友共饮,寓意着友情与欢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雪涌千堆”,用雪来比喻海浪,生动形象。
- 对仗:如“鱼云蜑雨”,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夕阳”、“明月”,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河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龙:象征变化与幻影。
- 海雪:代表波涛,暗示激情与动荡。
- 金粉楼台:象征繁华与虚幻。
- 紫竹:象征高雅与清新,代表诗人的志向。
- 明月:象征团圆与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鱼龙何事破工夫”中的“工夫”是什么意思? A. 时光
B. 努力
C. 技能
D. 功夫 -
“海雪涌千堆”中的“海雪”指的是什么? A. 下雪的海
B. 海浪
C. 海洋生物
D. 冰雪 -
“趁今宵明月招邀”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A. 愉快
B. 惆怅
C. 怀念
D. 兴奋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易顺鼎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而李白则更注重于豪放的感情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