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健碧倚天无数峰,眼前浑似故人逢。
问来识面知何处,应在颐斋诗卷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峰之上,四周是无数高耸的山峰,眼前的景象仿佛让人想起老朋友般的亲切。诗人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会让我觉得如此熟悉?或许你是在我颐斋的诗卷中出现过的朋友。
注释:
- 健碧:形容山峰的青翠和挺拔。
- 倚天:意为高耸入天,形容山峰的壮丽。
- 故人:指老朋友,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颐斋:诗人的书房名,表明他在此创作和阅读诗歌的环境。
- 诗卷:指诗歌的作品,可能暗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诗歌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松,字子华,号颐斋,宋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朱松与友人相聚之时,正值山水游览,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亲切感,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山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的“健碧倚天无数峰”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仿佛将读者带入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中。山的高耸与青翠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象征着一种高远的志向和超然的境界。
接下来的“眼前浑似故人逢”,通过视觉的联想,诗人似乎在高山之巅遇到了久别的友人,情感在瞬间被唤醒。此时的自然景色不仅是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折射,仿佛在说,尽管身处高远之地,心中对友人的思念从未消退。
最后两句则通过对话的形式,增添了亲切感和互动性。诗人通过询问来探寻熟悉的面孔,表现出一种渴望重逢的情感,也可能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尽管时光流逝,但友谊依然存在。
整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朱松对自然与友情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健碧倚天无数峰:描写高耸的山峰,展现出自然的雄伟。
- 眼前浑似故人逢:山景勾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仿佛见到了久别的朋友。
- 问来识面知何处:诗人主动询问,表达对友人身份的好奇。
- 应在颐斋诗卷中:暗示与友人之间的诗歌交流,表明友谊的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与友人相联系,营造出情感的共鸣。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之更具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峰:象征高远和壮丽,代表着诗人追求的理想。
- 故人:象征着友谊与思念,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健碧”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山峰
C. 书卷 -
诗人通过哪一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A. 直接的言语
B. 通过自然景象的联想
C. 描绘生活琐事 -
诗中“应在颐斋诗卷中”的意思是? A. 这是诗人的书房
B. 朋友常常在书卷中出现
C. 诗人不记得朋友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对比:
朱松的《南浦五小诗迎劳二弟 其五》与王维的《鹿柴》均以山水为题材,朱松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朱松诗文集》
- 《中国古诗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