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农忻膏泽了春耕,
客免深泥阻去程。
日里放晴终夜雨,
天公两下做人情。
白话文翻译:
农民在春耕的时候期盼着雨水滋润,
而旅客却因深泥而无法顺利前行。
白天阳光明媚,晚上却下起了雨,
老天爷真是两面讨好,给人以恩情。
注释:
- 忻:欣喜、期待。这里指农民对春耕的期待。
- 膏泽:指雨水滋润,像油脂一样滋养土地。
- 客:旅客,外来的人。
- 免:避免、不必。
- 深泥:指春雨后泥泞的道路。
- 天公:上天,指自然的力量。
- 做人情:给予恩惠或好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弥宁(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诚斋,宋代诗人,以其精炼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常常寓意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耕时节,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依赖与期盼,以及外来客人面临的困境,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歌鉴赏:
《偶述》通过描绘春耕时节的自然景象,展示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与期待。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现了自然的双面性:既有对农田的滋润,也有对旅途的阻碍。诗中“日里放晴终夜雨”的对比,生动地体现了春天气候变化的无常,使人感受到自然的不可预测。诗的最后一句“天公两下做人情”则引发人们对命运和自然的思考,既是对自然恩惠的感激,也是对其无情的无奈。整体来说,诗歌不仅描绘了春耕的场景,更深刻反映了人们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农民在春耕中的期待与欢喜,表现出对丰收的渴望。
- 第二联:反映旅客因深泥而无法继续前行,暗示自然条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第三联:对比白天的晴朗与夜晚的降雨,展现出自然界的变化无常。
- 第四联:通过“天公”形象化自然,表达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
修辞手法:
- 对比:日晴与夜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将“天公”拟人化,使自然更具亲切感。
-
主题思想: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春耕与气候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感激与无奈,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 农田:象征着生活与希望。
- 雨水:既是滋润之源,也可能成为阻碍。
- 旅客:代表外来者,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农民对什么的期待?
a) 阳光
b) 雨水
c) 风 -
“天公”指的是什么?
a) 地球
b) 自然
c) 上天 -
诗中表现了旅客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a) 饥饿
b) 疲惫
c) 深泥
答案:
- b) 雨水
- c) 上天
- c) 深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史弥宁的《偶述》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者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则强调自然景观的壮美与人生哲理。两者在表达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上各有独特之处。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史弥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