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双调·第二)》

时间: 2024-09-19 21:20:48

杜宇思归声苦。

和春催去。

倚阑一霎酒旗风,任扑面、桃花雨。

目断陇云江树。

难逢尺素。

落霞隐隐日平西,料想是、分携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杜宇思归声苦。和春催去。倚阑一霎酒旗风,任扑面桃花雨。目断陇云江树。难逢尺素。落霞隐隐日平西,料想是分携处。

白话文翻译:

杜鹃的哀鸣传来,声声苦楚,正如春天催促着离别。倚靠在栏杆上,瞬间酒旗随风飘扬,任凭桃花雨打在面颊。远望陇上的云和江边的树,难以收到书信。落日的霞光隐隐约约,似乎是在想念分别之处。

注释:

  • 杜宇:杜鹃鸟,因其叫声悲切而常被用来表达离愁。
  • 思归声:思念归家的声音。
  • 酒旗:酒馆的标志,象征着饮酒消愁。
  • 桃花雨:春天桃花纷飞的景象,象征美好却又易逝的事物。
  • 尺素:指书信,常用作思念的象征。
  • 落霞:夕阳西下时的霞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离愁。

典故解析:

“杜宇”是指杜鹃,常常与离别、思乡相联系。它的叫声被认为是传递哀伤的象征。此外,桃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给人以伤感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词人,擅长小令,风格婉约细腻,尤以《兰陵王》及《蝶恋花》最为人称道。他的词作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音乐性。

创作背景:

《一落索》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周邦彦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离别、归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态。

诗歌鉴赏:

《一落索》以杜鹃的哀鸣开篇,直入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思念。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借助桃花雨与酒旗风,营造出一种轻盈却又沉重的情感体验。

“目断陇云江树”一句,展现了远望的孤独与无奈,表明了与亲友的难以相见。最后的“落霞隐隐日平西”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到惆怅。

整首词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离别的无奈,表达出一种深切的思乡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杜宇思归声苦:杜鹃的叫声传达出思乡的苦楚。
  2. 和春催去:春天的到来加速了离别的步伐。
  3. 倚阑一霎酒旗风:倚靠在栏杆上,瞬间感觉到酒旗在风中摇曳。
  4. 任扑面桃花雨:任凭桃花雨打在脸上,感受春天的气息。
  5. 目断陇云江树:目光所及,陇上的云与江边的树相隔遥远。
  6. 难逢尺素:难以收到书信,表明对友人的思念。
  7. 落霞隐隐日平西:夕阳西下,霞光隐隐,暗示离别的时刻。
  8. 料想是分携处:猜测这可能是分别的地方,令人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杜宇”比喻思乡之情,传达情感。
  • 拟人:桃花雨打在面颊,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
  • 对仗:如“目断陇云江树”对称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归乡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细腻而深沉,体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宇:象征离别的哀愁。
  • 桃花雨: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 落霞: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鹃在诗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思乡与离愁
    • C. 酒旗飘扬
  2. “倚阑一霎酒旗风”中“酒旗”代表什么?

    • A. 酒店的标志
    • B. 酒的香气
    • C. 朋友的聚会
  3. 诗中“尺素”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纸张
    • B. 书信
    • C. 一种度量单位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与《一落索》均表达了浓厚的离愁,但李清照的词更加突出女性的细腻情感,而周邦彦则更偏重于士人的忧伤与思乡。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审美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周邦彦的传记与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