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暑中)》
时间: 2025-01-19 13:53: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暑中)
乱蝉何事,冒暑吟如诉。
断续声中为谁苦。
阵云行碧落,舒卷光阴,
秋意爽,俄作晴空骤雨。
明珠无限数。
都在荷花,疑是星河对庭户。
莫负昼如年,况有清尊,
披襟坐水风来处。
信美景良辰自古难并,
既不遇多才,岂能欢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盛夏时节,蝉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令人心中感到苦涩。阵阵乌云在空中游走,时而舒展,时而收拢,仿佛时间在流逝,秋天的气息渐渐显露,忽然间又像是晴空中骤然降下大雨。无数明珠般的雨滴洒落在荷花上,仿佛是星河倒映在庭院之中。不要辜负这如同一年般漫长的白昼,更何况还有清酒相伴,披开衣襟,静坐在水边,感受着风的来临。美好的时光自古以来都难以并存,既然没有遇到有才之士,怎能欢聚一堂?
注释:
- 乱蝉:指蝉鸣声杂乱。这里用来形容盛夏的蝉声。
- 冒暑:在酷暑中。
- 碧落:指天空。
- 阵云:云层的变化。
- 明珠:形容雨水如珠子般晶莹剔透。
- 荷花:指夏天盛开的荷花,象征清雅。
典故解析:
- 星河对庭户:用“星河”来比喻雨水,暗示自然之美的奇妙与丰富。
- 清尊:指酒杯,象征着与友人共饮的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强烈的情感。
创作背景:
《洞仙歌(暑中)》创作于盛夏,作者通过对蝉鸣、雨水和荷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洞仙歌(暑中)》通过对盛夏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感受。开篇用“乱蝉何事”引入,勾勒出一个炎热的夏日,蝉鸣声声如诉,似乎在讲述着某种苦楚。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观察到云的变化,时间的流逝,以及秋意的来临,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明珠无限数,都在荷花”这一句巧妙地将雨水与荷花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象征着生命中的美好瞬间。诗人提出“莫负昼如年”,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尤其是在与友人共饮时,感受自然的风光与心灵的愉悦。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邃而又细腻,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黄裳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他对美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蝉何事,冒暑吟如诉:意指蝉鸣声声,发出像是在倾诉的情感。
- 断续声中为谁苦:声音时断时续,令人思考这苦楚究竟是为谁而存在。
- 阵云行碧落,舒卷光阴:云彩在天空中变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秋意爽,俄作晴空骤雨:秋天的气息渐渐显露,忽然间又降下大雨。
- 明珠无限数:雨水如明珠般洒落。
- 都在荷花,疑是星河对庭户:雨滴落在荷花上,像是星河倒映在庭院。
- 莫负昼如年:提醒人们珍惜漫长的白昼。
- 况有清尊,披襟坐水风来处:与友人共饮,享受水边的凉风。
- 信美景良辰自古难并:美好的时光自古以来都难以兼得。
- 既不遇多才,岂能欢聚:没有遇到有才之士,怎能共享欢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珠”比喻雨滴,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蝉鸣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达力度。
- 对仗:如“舒卷光阴”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盛夏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象征夏天,代表生命的喧嚣与短暂。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代表生命中的高洁理想。
- 明珠:象征珍贵的时光与瞬间的美好。
- 阵云:象征变化与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明珠”指的是什么?
- A. 星星
- B. 雨滴
- C. 荷花
-
诗人希望读者如何对待“昼如年”?
- A. 忽视
- B. 珍惜
- C. 浪费
-
诗中提到的“清尊”指的是什么?
- A. 茶杯
- B. 酒杯
- C. 水杯
答案:
- B. 雨滴
- B. 珍惜
- B. 酒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洞仙歌(暑中)》都是描绘自然和人生感悟的作品,但前者更多的是对思乡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无常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