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琼林·已览遍韶容》
时间: 2025-01-04 07:5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觉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为娇多,只恐能言笑。惹风流烦忙。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须勤向雕栏秉烛,更休管夕阳芳草。算来年花共人何处,金尊为花倒。
白话文翻译:
我已欣赏遍了美丽的容颜,最后剩下的只有花中之王。花香的消息传来,魏王妃的美色仿佛天上降临,带着姚黄去欣赏那十洲仙岛。春天来临,东风也因耗尽了天机而显得苍老。对于女子的娇媚,我只怕她能言善辩,惹得风流而烦乱。不要说两座都城相隔遥远,谁又能吟咏得出谁的好呢?我为她的美丽如花而感到忧伤,想要把美好的时光留住。要勤向雕栏上点烛光,更不要在意夕阳下的芳草。算来年花与人又在何处,金杯为花倒满。
注释:
- 韶容: 美好的容颜。
- 花王: 指最美的花,象征着美丽。
- 芳信: 芳香的消息。
- 魏妃: 指古代魏国的王妃,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 姚黄: 指黄花,特指美丽的花朵。
- 东君: 春天的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雕栏: 雕刻精美的栏杆,常用于形容美丽的景致。
- 金尊: 金杯,象征着美酒。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魏妃”可能来源于历史上魏国的妃子,常被后人用来象征绝世美人。“东君”则是春天的神灵,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中提及的“十洲仙岛”则是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宋代诗人,其诗作风格多以细腻、婉约见长。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作品多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是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可能受当时审美趣味影响,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宴琼林·已览遍韶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对女子美丽的赞美。开头的“已觉遍韶容”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春天的气息,诗人似乎已经看尽了春天的美丽,而最后的“金尊为花倒”则是对这个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夹杂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描写花朵的同时,诗人引入了对人间美丽的思考,仿佛在提醒读者即使在欣赏美丽的同时,也要珍惜眼前的时光。诗中有多处对比,如“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表达了对不同美的欣赏与惋惜,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敏锐的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觉遍韶容”: 诗人已经欣赏了遍地的春花,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 “最后有花王”: 剩下的唯有最美的花,象征着绝世的美丽。
- “芳信来报”: 花香的消息传来,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 “魏妃天与色”: 形容媚丽的女子,犹如天上降下的美丽。
- “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 形象地描绘了去欣赏美丽的场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 春天的神来了,但却因耗尽了天机而显得苍老,感叹时光流逝。
- “为娇多,只恐能言笑”: 对女子的娇媚感到怯懦,生怕她会言笑。
- “惹风流烦忙”: 形容美丽所带来的纷扰与烦恼。
- “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 不要说两座都城的美丽不同,究竟谁更好呢?
- “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 自己因美丽的女子而感到伤感,想要留住美好的时光。
- “须勤向雕栏秉烛,更休管夕阳芳草”: 要勤于享受眼前的美好,更不要在意夕阳下的草。
- “算来年花共人何处,金尊为花倒”: 最后感叹来年花与人又在何处,金杯为花满倒,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多次使用了比喻,如“魏妃天与色”形容女子的绝美。
- 拟人: “东君到此”赋予春天以人的形象,增强了生动性。
- 对仗: 诗句中常用对仗手法,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美丽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爱情的珍惜。诗人通过花与人的对比,反映出对美的思考与追求,最终达到一种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 代表青春、美丽与爱情。
- 东君: 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雕栏: 代表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向往。
- 金尊: 象征着生活的富饶与美酒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王”指的是什么? a) 最美的花
b) 一种酒
c) 一个地方
答案:a -
“东君”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答案:b -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主要是什么? a) 伤感
b) 欣喜
c) 向往
答案:c -
“金尊为花倒”是什么意思? a) 倒酒
b) 倒花
c) 倒茶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黄裳的《宴琼林》都涉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李白更为豪放,而黄裳则细腻婉约。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黄裳则更强调对美的具体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黄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