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4 10:02: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梅三首 其三
苏轼 〔宋代〕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秾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画新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幽居的人对春天来得迟缓的惋惜,他担心梅花的花蕊尚未开放。接着,诗人提到丹鼎所夺的胎(指炼丹之术)并不是珍宝,反而是美丽的女子更让人心醉。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梅花初含花蕾,芳香已经透出肌肤。最后,诗人请求与画家徐熙合作,描绘出竹间梅花的新样子,在斜枝上闪烁着璀璨的光彩。
注释
- 幽人:指隐居的人,诗中暗指诗人自己。
- 探春:指春天的到来。
- 檀心:檀树的心材,指梅花的花蕊。
- 丹鼎:炼丹用的鼎,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秘术。
- 玉人:美丽的女子。
- 頩颊:指女子的面颊,形容其美丽。
- 抱丛暗蕊:指梅花的暗蕊初露。
- 落盏秾香:指梅花的香气已经渗透到肌肤上。
- 乞与徐熙画新样:请求与画家徐熙合作绘制新的梅花画作。
- 竹间璀璨:形容梅花在竹子间闪烁的璀璨光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横跨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富有个性,尤其在诗词上成就斐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春天迟来的感慨,以及对梅花的喜爱。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梅花作为早春的代表,象征着坚韧和清雅,诗人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盼与惋惜,字句之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便以“幽人自恨”引入,自我反思的语气使得整首诗富有个人色彩。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丹鼎与美丽女子的价值判断,体现了他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梅花的初含花蕾与香气的渗透,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生命的复苏。这种象征手法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也使得意境愈加深远。最后,诗人请求与徐熙合作,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渴望,也反映出他在隐居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言辞恳切,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哲理的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人自恨探春迟:隐居的人感到春天来得太晚,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期待。
- 不见檀心未吐时:未能看到梅花盛开的时刻,表达了对梅花的思念。
- 丹鼎夺胎那是宝:炼丹术所得到的珍宝并不能与梅花的美丽相比。
- 玉人頩颊更多姿:美丽的女子的面颊更显得妩媚动人。
- 抱丛暗蕊初含子:梅花的蕊初露,暗示春天的气息。
- 落盏秾香已透肌:梅花的香气已渗透到肌肤,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 乞与徐熙画新样:请求与画家合作,体现诗人的艺术追求。
- 竹间璀璨出斜枝:梅花在竹间闪烁,展现出诗人对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丹鼎”与“玉人”比喻梅花的珍贵。
- 对仗:如“抱丛暗蕊”“落盏秾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梅花的蕊被描绘得如同有情感的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盛开与春天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古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代表春天的到来。
- 春天:象征希望与新生,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
- 玉人:象征美丽和优雅,引发对人性美的思考。
- 丹鼎: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秘术,反映了人对永恒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幽人自恨探春迟”中的“幽人”指的是谁? A. 隐士
B. 官员
C. 商人
D. 学者 -
诗中“丹鼎夺胎”意在说明什么?
A. 自然之美
B. 人生哲理
C. 对物质的渴望
D. 艺术的价值 -
诗人希望与哪位画家合作?
A. 李白
B. 徐熙
C. 王维
D. 杜甫
答案:
- A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 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
诗词对比: 苏轼的《红梅三首》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比较,苏轼更多地强调梅花的清雅与坚韧,而陆游则在诗中表达了对梅花的眷恋与个人情感的投射。两者各有千秋,充分展现了梅花在中国诗词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