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架阁》

时间: 2025-01-19 21:37:16

仗节辞王室,悠悠万里辕。

诸君皆雨别,一士独星言。

啼鸟乱人意,落花销客魂。

东坡爱巢谷,颇恨晚登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杜架阁
文天祥 〔宋代〕

仗节辞王室,悠悠万里辕。
诸君皆雨别,一士独星言。
啼鸟乱人意,落花销客魂。
东坡爱巢谷,颇恨晚登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开王室时的感慨,途中经过万里长途,感受到的离别之情。大家都在雨中告别,唯独我一人诉说着心中的孤独。啼鸟的叫声扰乱了我的思绪,落花的飘散使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东坡(苏东坡)钟情于他的桃花源,而我却对迟到的到访心生不满。

注释:

字词注释:

  • 仗节:指的是持节,即带着朝廷的命令或权威。
  • 王室:指的是皇室或王族。
  • 悠悠:形容时间或空间的延续,意指漫长。
  • 诸君:指大家,众人。
  • 星言:这里比喻孤独的言谈,独自倾诉。
  • 啼鸟:鸟叫声,常用来表达伤感或思乡之情。
  • 落花:指花瓣飘落,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东坡:特指苏轼,著名的文学家。
  • 巢谷:指东坡所爱的居所或环境。
  • 晚登门:指到访的时间较晚,可能引起的不快。

典故解析:

  • 东坡: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他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落花流水:常用来比喻离别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廷亮,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和勇气,最终被俘并殉国。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杜架阁》写于南宋灭亡前夕,正值国家动荡、人民苦难的时期。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现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开头几句以“仗节辞王室”点出了诗人身处的历史背景,他的离去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思熟虑。接着,诗人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大家都在雨中告别,唯有他一人陷入孤独的思绪中。此时,啼鸟的鸣叫和落花的飘散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映射,前者扰乱了他的内心宁静,后者则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使人感到无奈与伤感。

诗中的“东坡爱巢谷,颇恨晚登门”,不仅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也隐含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失落。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自身情感的深刻挖掘,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与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仗节辞王室:诗人作为忠臣,带着使命告别皇室,暗示责任感。
  2. 悠悠万里辕:表现出旅途的漫长与艰辛,心中充满愁苦。
  3. 诸君皆雨别:众人同在雨中告别,营造出悲伤的离别气氛。
  4. 一士独星言:独自一人,心中所想无人倾诉,突出孤独感。
  5. 啼鸟乱人意:鸟鸣声让人的思绪更加混乱,表达内心的烦躁。
  6. 落花销客魂:花瓣飘落令人的心情沉重,生死离别之感油然而生。
  7. 东坡爱巢谷:提及苏轼的居所,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8. 颇恨晚登门:对晚来访的心理不满,反映出对时光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鸣与心情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运用对仗手法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的离别情感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国和亲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传达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由和孤独,鸟鸣扰人,暗示内心的不安。
  • :象征着美好与短暂,落花即逝,代表着离别与遗憾。
  • 东坡:象征着理想生活与归宿,是诗人内心渴望的向往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诸君皆雨别”的意思是: A. 大家都在欢聚
    B. 大家都在雨中告别
    C. 大家都在快乐玩耍
    D. 大家都在争吵

  2. “啼鸟乱人意”中的“啼鸟”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哀伤
    C. 忘却
    D. 迷茫

  3.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在诗歌的主题上,文天祥的《杜架阁》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都表现出对故国的眷恋与离别的哀伤;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更侧重于描绘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愁。三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体现了各自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文天祥诗文集》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