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济寺》

时间: 2024-12-29 20:41:44

戍削寒侵袂,谽谺树隐门。

石头依法座,佛足上江痕。

山浅容舟入,潮平汲水浑。

鵁鶄如有意,飞近水边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戍削寒侵袂,谽谺树隐门。
石头依法座,佛足上江痕。
山浅容舟入,潮平汲水浑。
鵁鶄如有意,飞近水边村。

白话文翻译:

诗的大意是:戍楼的寒风侵袭着衣袍,微风轻拂,树木掩映着寺门。石头依照佛的法座,佛足的痕迹映在江水上。山不高,能让船只驶入,潮水平稳,水混浊而饮水。红鹤似乎有意,飞向水边的村庄。

注释:

  • 戍(shù): 军事防守的地方,戍楼。
  • 袂(bèi): 衣袖。
  • 谽谺(hán hā): 微风轻拂的样子。
  • 法座: 佛教中供佛坐的座位。
  • 江痕: 江水留下的痕迹。
  • 鵁鶄(qīng): 一种鸟类,常指红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史夔,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山水景致及人文情怀,风格清丽脱俗。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弘济寺,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及佛教文化的感悟。

诗歌鉴赏:

《弘济寺》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的诗作,诗人在戍楼的寒风中,细腻地捕捉到风景的变化与情感的流动。开篇“戍削寒侵袂”,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表明诗人身处寒冷的环境,同时引入了对佛教寺庙的思考。接下来的“谽谺树隐门”,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树木的掩映让人感受到寺庙的神秘与宁静。

诗中的“石头依法座,佛足上江痕”,将佛教的元素与自然景观结合,佛的存在感在江水的流动中显现,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思与宗教情感。后面两句“山浅容舟入,潮平汲水浑”,描绘了山水的和谐与生活的简单,暗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结尾“鵁鶄如有意,飞近水边村”,则是通过鸟类的飞翔,展现出生命的灵动与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佛教文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戍削寒侵袂:寒风从戍楼侵袭,给人一种寒冷的感受。
    • 谽谺树隐门:微风拂动,树木掩映出寺庙的门口,显得神秘。
    • 石头依法座:石头上依着佛教的法座,象征着佛教的庄严。
    • 佛足上江痕:佛的足迹在江水上留下痕迹,象征着佛教的影响力。
    • 山浅容舟入:山不高,适合船只进入,表现自然的亲切。
    • 潮平汲水浑:潮水平稳,水浑浊,暗示生活的真实。
    • 鵁鶄如有意:红鹤似乎有意,飞向村庄,表现出对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心境。
    • 拟人:红鹤似乎有意,赋予鸟类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佛教文化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戍楼: 象征着守护与宁静。
  • 佛教法座: 代表着宗教信仰与精神的寄托。
  • 江水: 象征着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红鹤: 代表自由、灵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戍削寒侵袂”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温暖的环境
      • B. 寒冷的氛围
      • C. 舒适的心情
    2. “鵁鶄如有意”中的“鵁鶄”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鸟
      • C. 一种花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自然与宗教的感悟
      •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个人感受。
    • 杜甫的《春望》:反映社会现实,相较于史夔的宁静,杜甫更具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