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驿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7:28:34

千家烟火接城闉,一角邮亭倚水滨。

西去入吴东入越,岸旁多半唤船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家烟火接城闉,一角邮亭倚水滨。
西去入吴东入越,岸旁多半唤船人。

白话文翻译:

成千上万的家家户户的炊烟与城市的城墙相连,
一座小小的邮亭依偎在水边。
向西去可以通往吴地,向东可以入越地,
岸边大多数在呼唤船夫。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家烟火:指成千上万的家庭生火做饭,象征着生活的气息。
  • 接城闉:与城墙相连,形容烟火缭绕的景象。
  • 邮亭:指设置在水边的邮政亭,古代用于邮递和交通。
  • :指今江苏一带,历史上曾为吴国。
  • :指今浙江一带,历史上曾为越国。
  • 岸旁:河岸边。
  • 唤船人:指岸边的人在呼唤划船的人。

典故解析:

  • 吴与越:历史上吴越两国是著名的对立国家,后来又成为文化交流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缪梓(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一带,以写景抒怀见长,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日常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逐渐富裕的时期。诗中描绘的景象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水乡的特色,表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热爱。

诗歌鉴赏:

《西兴驿 其一》是一首描述江南水乡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开篇“千家烟火接城闉”,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图景,炊烟袅袅、家家户户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温暖和亲切感。接下来的“一角邮亭倚水滨”,则通过对邮亭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环境的静谧氛围,邮亭作为联系外界的窗口,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诗的后两句“西去入吴东入越”,则不仅描绘了地理位置,还蕴含了文化交流的意蕴。吴地与越地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而诗人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开放与包容。而“岸旁多半唤船人”则生动地描绘了水乡生活的日常情景,船夫的呼唤声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让人置身于那悠闲的生活中。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清代诗人追求自然与人文和谐的审美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家烟火接城闉:描绘了城市的繁华景象,炊烟和城墙的结合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2. 一角邮亭倚水滨:通过邮亭的描绘,展示了一个静谧的场所,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 西去入吴东入越:展示了地理方位,同时引发人们对文化交流的思考。
  4. 岸旁多半唤船人: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船夫的呼唤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千家烟火”比喻生活的繁忙与温暖。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船、烟火等意象交织,形成了水乡的独特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水乡生活的热爱与眷恋,展现了古代人们安逸、和谐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文化交流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火:象征着生活的温暖与繁忙。
  • 邮亭: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水滨: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静谧。
  • 船人:象征着水乡特有的生活方式与生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家烟火接城闉”中“烟火”指的是什么?
    A. 炊烟和火光
    B. 烟雾和火灾
    C. 烟花和火焰

  2. 诗中提到的“吴”和“越”分别指哪个地区?
    A. 江苏和浙江
    B. 北京和广州
    C. 安徽和福建

  3. 诗人通过“邮亭”想表达什么?
    A. 交通繁忙
    B.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C. 商业发达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西兴驿 其一》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环境,但《西兴驿》更侧重于人文生活的描写,而《鹿柴》则表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手册》
  • 《清代诗人研究》
  • 《江南水乡文化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