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林太渊二首》
时间: 2025-01-01 09:35: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林太渊二首
作者: 刘克庄
时贤多以刻为明,抚字催科鲜并行。
闻旧吏民皆向化,喜新令尹不求赢。
察帘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
莫比寻常贵公子,长官清若一书生。
白话文翻译:
时贤之士多以刻意求明,抚字的修辞催促着科举鲜活而迅速。
听闻旧时的吏民皆向着教化而去,喜爱新任的令尹并不追求利益。
审视帘外的事务并非正道,立在路边的碑石也接近名声。
不要和寻常的贵公子相提并论,长官的清白就像一个书生一样。
注释:
- 贤:指有德之士。
- 刻为明:指以刻意的方式追求明白。
- 抚字:指用文字来修饰和表达。
- 向化:指向着教化的方向。
- 令尹:指地方官员。
- 察:观察、审视。
- 帘外事:指帘子外的事务,象征着表面现象。
- 立路傍碑:指旁边的碑石,象征着声名。
- 贵公子:指富贵家庭的子弟。
- 长官:指官职,通常指地方官。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所表达的思想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官员清白与德行的重视,尤其是强调清明政治的重要性。在宋代,士人对于政治的看法和社会风气的讨论非常普遍,诗中提到的“令尹”与“书生”之间的对比,暗示着理想中的官员应有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次山,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地方官。刘克庄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新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通过对新旧官员的比较,表达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意在呼唤道德与理想。
诗歌鉴赏:
《次韵林太渊二首》通过对时贤与旧吏、令尹与公子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清明政治的追求与思考。首联“时贤多以刻为明”,以“刻”为喻,暗示时人往往通过表面的修辞来追求明亮的名声,却忽略了实质。接着,诗人提到“闻旧吏民皆向化”,反映出旧官员的腐朽与大众对新令尹的向往,表现出对新政治的期待。第三联“察帘外事非中道”则表明诗人对表面现象的深刻洞察,认为立足于名声而不求实质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最后一句“长官清若一书生”则以书生的清白与长官的清明相提并论,表达出理想中官员应有的品德与风范。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厚,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和理想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时贤多以刻为明:指当时的贤士们多以刻意的方式寻求名声的光明,暗示对表象的执着。
- 抚字催科鲜并行:抚字的修辞使科举生动迅速,显示了对科举制度的重视。
- 闻旧吏民皆向化:听说旧官和百姓都在向教化的方向发展,表现出对新风尚的期待。
- 喜新令尹不求赢:对新任令尹的赞许,强调其不图私利的高尚品质。
- 察帘外事非中道:观察到表面事务并不是真正的正道,反映出对表象的批判。
- 立路傍碑亦近名:旁边的碑石同样容易获得名声,暗示名声的虚无。
- 莫比寻常贵公子:告诫不要与普通的贵公子相比较。
- 长官清若一书生:将一位官员的清白与书生的品德相提并论,强调官员应有的自我修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新旧官员的对比,突出理想官员的清白与德行。
- 隐喻:用“刻”为喻,象征表面之美与实质之虚。
- 排比:句式结构的整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清明政治的重要性和对官员品德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贤:智慧与德行并重之士,象征理想中的人。
- 令尹:地方官员,代表着权力与责任。
- 书生:象征着清白与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选项最能体现诗中对新令尹的态度? A. 反感
B. 崇敬
C. 无所谓
D. 疑惑 -
诗中提到“察帘外事”是指什么?
A. 表面现象
B. 实质内容
C. 道德标准
D. 个人情感 -
诗人通过“莫比寻常贵公子”来表达什么?
A. 对贵族的不满
B. 对官员清白的期望
C. 对知识分子的偏见
D. 对社会的不信任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将进酒》李白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刘克庄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政治和社会风尚的关注,而白居易则更注重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两者皆展现了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