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三门禹祠》
时间: 2025-01-04 07:24: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信矣禹功美,独兼人鬼谋。
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
迹与在地久,民无鱼鳖忧。
谁能报盛德,空尔芦醪羞。
贔屭青崖裂,喧豗白浪豪。
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
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白话文翻译:
确实,禹的功德美好,独自兼顾了人间与鬼神的谋划。长山突然中断,巨大的洪流失去了横流的状态。遗迹与大地常在,百姓无忧于鱼和鳖的匮乏。谁能报答这伟大的德行,只能空自羞愧于芦苇和酒浆。贔屭在青崖中裂开,白浪激荡声势浩大。客船漂浮在木叶上,生命的道理如同脱掉了鸿毛。柏树映照在孤峰上,铭文刻在绝壁之上。河流的军队不耕不织,轻易地与风涛玩耍。
注释:
- 信矣: 的确,确实。
- 禹功: 大禹的功劳,指治水的成就。
- 人鬼谋: 指人间和神明的谋划。
- 长山: 指长江的山脉。
- 巨浸: 指大水、洪水。
- 迹与在地久: 指禹的功迹留在大地上很久。
- 芦醪: 芦苇酿成的酒,象征无用的美酒。
- 贔屭: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力量。
- 生理脱鸿毛: 形容生命和自然的轻松与自由。
- 铭书: 铭文,刻在石壁上的文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因其主编《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在政治上提倡节俭和清明,反对贪污腐败。他的诗词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赞美,风格沉稳而深刻。
创作背景
《谒三门禹祠》写于北宋时期,恰逢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发之际。作者通过拜访大禹祠,怀念大禹治水的伟业,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大禹功德的追思。
诗歌鉴赏:
《谒三门禹祠》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自然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大禹功绩的赞美,展现了对治水成就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灾害的思考。开篇即以“信矣禹功美”表明诗人对大禹治水功绩的认可,接着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如“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生动展现了洪水的威力与不确定性。诗人将大禹的伟大与当下人民的安危相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
在情感基调上,诗作融合了崇敬与忧虑,展现了司马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间责任的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力量,也有人类智慧的体现,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度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信矣禹功美,独兼人鬼谋: 诗人以确实的口吻肯定大禹的功绩,强调其治水不仅是人间事务,也顾及了神灵的意愿。
- 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 描述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洪水的不可抗拒与人类的渺小。
- 迹与在地久,民无鱼鳖忧: 提到大禹的治水之迹仍在,人民因此安宁,不再担忧渔获的匮乏。
- 谁能报盛德,空尔芦醪羞: 诗人感叹无法回报大禹的德行,暗指饮酒作乐的无用。
- 贔屭青崖裂,喧豗白浪豪: 自然的力量如贔屭般强大,白浪声势浩大,增强了自然的威严。
- 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描述船只漂浮在水面,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 强调铭文的高耸与柏树的映衬,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永恒。
- 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诗人感叹河流的军队不务正业,轻松地与风浪嬉戏,反映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用“贔屭”和“白浪”比喻自然的力量与气势。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有较强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 通过“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特性,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大禹治水功绩的赞美,结合自然力量与人类命运的思考,表达出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禹: 象征着智慧与伟大的治理能力。
- 长山: 自然景观的代表,体现了地理的变化与历史的沉淀。
- 白浪: 表示自然的力量,象征着不可抗拒的洪流。
- 柏树和铭书: 象征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禹功”主要指什么? A. 农业
B. 治水
C. 建筑
D. 文化 -
“长山忽中断”的意思是? A. 山变短了
B. 山被洪水冲断
C. 山上出现了新景
D. 山的颜色改变 -
在诗中,贔屭象征什么? A. 精神
B. 力量
C. 美丽
D. 幸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苍茫云海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诗作,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长恨歌》与《谒三门禹祠》:前者侧重于人间情感的缠绵,后者则关注历史与自然的关系,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资治通鉴》:司马光的重要历史著作,了解其思想背景的关键。
- 《宋诗三百首》: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