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道中》

时间: 2025-01-17 10:14:14

溪缭双衣带,桥森百足虫。

伞声松径雨,巢影柳塘风。

犬误随行客,牛偏识牧童。

追程非要缓,路滑试匆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宛陵道中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溪缭双衣带,桥森百足虫。
伞声松径雨,巢影柳塘风。
犬误随行客,牛偏识牧童。
追程非要缓,路滑试匆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宛陵的路上,溪水绕着双重的衣带,桥上有如百足虫般繁复的树木。松林间雨滴如伞声,柳塘边巢影随风飘动。狗误以为是经过的行人,而牛却偏偏能认出牧童。虽然赶路,但并不需要急促,路滑的情况下不妨缓慢行走。

注释

  • 溪缭:溪水蜿蜒缠绕。
  • 双衣带:双重的衣带,形容溪水的形状。
  • 桥森:桥上树木繁茂。
  • 百足虫:形容树木的繁密程度,像百足虫一样。
  • 伞声:雨滴落在松树上,发出伞的声音。
  • 巢影:鸟巢的影子。
  • 犬误:狗误认路过的行人。
  • 牛偏识:牛能够认出牧童。
  • 追程非要缓:赶路不必急于求成。
  • 路滑试匆匆:路上湿滑,试着匆忙行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静庵,晚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被称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变迁之际,诗人常常在游历中观察自然,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诗歌鉴赏

《宛陵道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态度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沿途的溪水、桥梁、松林、雨声以及动物的行为,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中通过“溪缭双衣带、桥森百足虫”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自然的和谐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细致观察。与此同时,“犬误随行客,牛偏识牧童”则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微妙关系,牛能认出熟悉的牧童,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最后,诗人在“追程非要缓,路滑试匆匆”中,将个人的行走态度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传达了应对生活节奏的哲理:在滑腻的道路上,急于求成反而可能导致摔倒,反映出对生活节奏的深刻思考。这种从容的生活态度与自然的结合,构建了一种恬淡的生活哲学,令人心向往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溪缭双衣带:溪水曲折,像双重的衣带一样缠绕。
    • 桥森百足虫:桥上树木繁茂,似百足虫般密集。
    • 伞声松径雨:松树林间,雨滴落下发出如伞声的声音。
    • 巢影柳塘风:柳树塘边,鸟巢的影子随风摇曳。
    • 犬误随行客:狗误认经过的行人,表现出动物的天真。
    • 牛偏识牧童:牛却能够识别出熟悉的牧童,反映人与动物的亲密。
    • 追程非要缓:赶路不必急于求成,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路滑试匆匆:路面湿滑,试着匆忙行走,暗示在困境中应稳重行事。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缭双衣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溪水的美景。
    • 拟人:如“犬误随行客”,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与行为。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了优美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动物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节奏的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应保持从容与冷静。

意象分析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
  • 松树与雨:代表自然的生机与变化。
  • 犬与牛: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寓意天真与智慧。
  • 柳塘:反映出柔美与宁静,象征着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溪缭双衣带”的意思是: A. 溪水曲折如带
    B. 河流宽阔
    C. 水流平缓

  2. “犬误随行客”中,犬的行为象征着: A. 忽视
    B. 天真
    C. 聪明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急促
    B. 从容
    C. 随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杨万里《宛陵道中》王维《鹿柴》均描绘自然,但前者更注重人与动物的关系与生活哲学,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静谧与人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