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谗狡二章》

时间: 2025-01-01 12:13:05

矫有谗狡,谗以戕类。

狡以媚其贵,谓不骞不坠。

谓人莫尔制,而死制之。

谁谓无鬼,孰制之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矫有谗狡,谗以戕类。
狡以媚其贵,谓不骞不坠。
谓人莫尔制,而死制之。
谁谓无鬼,孰制之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谗言与狡诈的危害,谗言可以伤害他人,狡诈则可以迎合权贵,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妥,实际上却深藏阴险。人们常常认为自己不受他人控制,但最终却是被他人所操控。谁能说世上没有鬼怪?死后又有谁能制衡死亡?

注释:

  • :矫饰,掩饰。
  • :谗言,诽谤。
  • :狡诈,狡猾。
  • :伤害,致死。
  • :飞翔,腾空的样子。
  • :下落,掉落。
  • :控制,约束。
  • :暗指鬼神,象征不可知的力量。
  • :不仅指肉体的死亡,也暗指精神上的压迫。

典故解析:

“谁谓无鬼,孰制之死”可以解读为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反映出对命运和权力的无奈,暗示着在世俗权力面前个体的渺小与无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清白,浙江诸暨人,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闵谗狡二章》创作于宋代,那个时期政治复杂,权臣权贵横行,谗言和狡诈在朝堂之上屡见不鲜。诗人借此表达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谗言与狡诈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阴险政治的直言不讳。诗中“谗以戕类,狡以媚其贵”,从词句上看,简洁有力,直指问题本质,显示出诗人对谗言与狡诈的深刻洞察。通过对“鬼”的提及,诗人不仅是在讨论生死问题,更是在探讨人性与命运的关系,揭示了在权力游戏中,个体往往是被操控和牺牲的棋子。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令人深思,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矫有谗狡:意为谗言与狡诈相互交织,表现出人性的复杂与阴暗。
  • 谗以戕类:谗言伤害他人,暗指社会中谣言给他人带来的伤害。
  • 狡以媚其贵:狡诈的人迎合权贵,通过谄媚来获取个人利益。
  • 谓不骞不坠:表面看来似乎没有后果,实则暗藏风险。
  • 谓人莫尔制,而死制之:人们认为自己不受他人控制,但实际上却被操控。
  • 谁谓无鬼,孰制之死:对生命与死后世界的思考,暗示难以逃避的命运。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谗狡”与“骞坠”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律动感。
  • 比喻与象征:用“鬼”象征权力与命运的不可控,赋予诗歌更深的哲学意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谗言与狡诈的描绘,表达了对权力游戏的无奈与批判,揭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谗言:象征背叛与伤害。
  • 狡诈:象征权谋与阴险。
  • :象征不可知的命运与超自然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谗以戕类”指的是什么?

    • A. 谗言可以伤害他人
    • B. 谗言没有影响
    • C. 谗言是美德
  2. 诗中提到的“鬼”象征着什么?

    • A. 幽灵
    • B. 权力与命运
    • C. 生与死
  3. 诗人如何看待权贵与谗言的关系?

    • A. 积极支持
    • B. 讽刺和批判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登飞来峰》:同样探讨了人性与命运,但更关注个人的理想与抱负。
  • 《春望》:则通过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