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莎行(春归怨别)》

时间: 2025-01-17 09:39:25

柳眼传情,花心蹙恨。

春风处处关方寸。

朱帘卷尽画屏闲,云鬟半ED51罗衣褪。

燕语莺啼,日长人困。

鱼沈雁断无音信。

琵琶声乱篆烟斜,寸肠欲断无人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蹋莎行(春归怨别)
作者: 曾协 〔宋代〕

柳眼传情,花心蹙恨。
春风处处关方寸。
朱帘卷尽画屏闲,
云鬟半罗衣褪。
燕语莺啼,日长人困。
鱼沈雁断无音信。
琵琶声乱篆烟斜,
寸肠欲断无人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离别的怨恨。柳树的新芽传递着情感,花心因别离而感到忧伤。春风吹拂,处处都牵动着我的心。朱红的帘子卷起,画屏显得闲适,云鬟的发髻也微微松散。燕子的叫声与黄莺的鸣唱,日子渐长让我倍感困倦。鱼儿沉没,雁群断翅,音信全无。琵琶声伴随着烟雾轻轻飘散,心中愁苦无人问津。


注释:

  • 柳眼:指柳树的新芽,象征春天的来临与情感的传递。
  • 花心:花的心事,指因离别而产生的愁苦。
  • 朱帘:红色的帘子,代表居室的安静与闲适。
  • 云鬟:古代女子的发髻,象征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 燕语莺啼:指春天鸟儿的鸣叫,代表春天的生机。
  • 鱼沈雁断:鱼沉于水中,雁飞走,象征失去联系与孤独。
  • 琵琶声乱:指琵琶的声音随着烟雾飘散,表现情绪的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字君谦,号雪山,南宋时期的词人,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忧伤。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春季,正值春风拂面、万物复苏之时,然而诗人却因离别而感到无比孤寂,情感的纠结与身边美好景象的对比更显悲凉。


诗歌鉴赏:

《蹋莎行(春归怨别)》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哀伤。开篇以“柳眼传情,花心蹙恨”引入情感,柳树与花朵的描写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更将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诗人通过“朱帘卷尽画屏闲,云鬟半罗衣褪”来强调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暗示了孤独无助的情感。

“燕语莺啼,日长人困”,在春日的欢笑声中,诗人却感到困顿和疲惫,展现出内心的无奈与孤寂。后半部分“鱼沈雁断无音信”则更为直接地表现了失去与孤独,似乎在呼喊着对方的名字,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最后一句“寸肠欲断无人问”更是将这种悲伤推向高潮,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无助的心情。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既有春的美好与生机,也有离别带来的伤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深层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眼传情:柳树的新芽如同眼睛,传达着深情。
  • 花心蹙恨:花心因离别而感到愁苦。
  • 春风处处关方寸:春风轻拂,处处牵动着心中的思念。
  • 朱帘卷尽画屏闲:红色帘子卷起,画屏显得空闲,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 云鬟半罗衣褪:女子的发髻松散,衣服也显得随意,暗示心情的慵懒与无奈。
  • 燕语莺啼,日长人困:鸟儿的鸣叫与日长带来的困倦,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疲惫。
  • 鱼沈雁断无音信:象征失去联系,心灵的孤独感愈加沉重。
  • 琵琶声乱篆烟斜:琵琶的声音随着烟雾飘散,情绪复杂难以言表。
  • 寸肠欲断无人问:内心的痛苦无人关心,表达了极度的孤独与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柳眼、花心等表达情感的比喻形象生动。
  • 拟人:春风、燕语、莺啼等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春日美好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深切思念,表现了在美好景象下的孤独与无奈,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离别的愁苦。
  • :代表美好与爱情,花心蹙恨则反映离别的无奈。
  • 燕、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与欢乐,反衬出诗人的孤寂。
  • 琵琶:音乐的象征,表现诗人的内心情感与思绪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柳眼传情”中的“柳眼”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新芽
    • B. 离别的愁苦
    • C. 诗人的思念
  2. “鱼沈雁断无音信”中的“鱼”和“雁”分别象征:

    • A. 失去的联系
    • B. 美好的时光
    • C. 春天的生机
  3. 诗中的“寸肠欲断无人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孤独与无助
    • C. 忧伤的快乐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表达对离别的思念与痛苦。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反映对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作品对比:同为表达离别之情,但李清照更注重内心细腻的情感波动,而曾协则更强调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对比。
  • 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两者都表现离别的伤感,但曾协的词更细腻、含蓄,而白居易则直接表达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