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中寻梦人相共。麝香微处帘高控。依然两度唱阳关,觉离情越重。分明如醒事,怎在梦儿里梦?何时梦只梦温柔,同跨秦楼凤。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寻找梦的人相聚。微薄的麝香在高高的帘子后轻轻飘散。依旧是两次唱起《阳关三叠》,感到离别之情愈加沉重。明明像是清醒时的事情,怎么又在梦中做梦?何时才能在梦中只梦到温柔的情景,共同走入秦楼凤阁?
注释:
- 梦中寻梦:在梦中寻找梦境中的人。
- 麝香微处:麝香的香气在微弱的地方。
- 帘高控:帘子高高悬挂。
- 阳关:指《阳关三叠》,古曲名,常用以表达离愁别绪。
- 离情越重:离别的情感愈加沉重。
- 醒事:清醒时发生的事情。
- 梦儿里梦:在梦中再次做梦。
- 秦楼凤:古代楼阁,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温柔的梦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余汉,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之际,反映了他对离别和情感的复杂心境。在那个时代,离别与思念是普遍的主题,诗人通过梦境的构建,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此诗以“梦”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梦中梦的奇妙场景。开篇即以“梦中寻梦”引入,表现出诗人对梦境的探索,暗示了其内心深处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麝香微处帘高控”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深情的梦境。唱起《阳关三叠》,诗人表现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离情愈重,情感愈加浓烈,令人感受到淡淡的忧伤。
“分明如醒事,怎在梦儿里梦?”这一句更是引人深思,诗人在梦中感受到的情感如此真实,以至于让人困惑于梦与醒的界限。最后的“何时梦只梦温柔,同跨秦楼凤”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期盼,渴望有一天能在梦中与爱人共享温柔的时光。
整首诗以梦境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离别、理想的多重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中寻梦人相共:描绘了一群人在梦中相聚,暗示心灵深处的渴望。
- 麝香微处帘高控:香气轻盈地飘散,营造出梦境的轻柔与神秘。
- 依然两度唱阳关:重复的唱曲,象征着离愁的反复与难以忘怀。
- 觉离情越重:离别的情感愈加沉重,表现出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 分明如醒事,怎在梦儿里梦?:对梦与现实的困惑,深刻反映出情感的真实与强烈。
- 何时梦只梦温柔:渴望在梦中只体验温柔,而不再是离愁。
- 同跨秦楼凤:象征着理想的爱情与共同的幸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与情感融合,形成一种深邃的意象。
- 对仗:如“梦儿里梦”,“秦楼凤”等,增强了词句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拟人:将梦赋予情感,使得梦境更具人性化,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深切感受,通过梦境的构建传达出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诗人希望在梦中找到温柔与幸福,而非离别的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象征着理想与渴望,体现出内心的追求。
- 麝香:代表着美好与温柔的情感。
- 阳关:承载着离愁别绪的文化意象。
- 秦楼凤:象征着理想的爱情与温柔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对离别的感受?
A. 梦中寻梦人相共
B. 依然两度唱阳关
C. 何时梦只梦温柔 -
“麝香微处帘高控”中的“麝香”主要象征什么?
A. 甜蜜的回忆
B. 离别的痛苦
C. 美好的情感 -
诗中提到的《阳关三叠》主要与什么相关?
A. 乡愁
B. 离别
C. 相思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长恨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比,余汉的《阳台梦 梦梦》更加强调梦境的意象与情感的细腻,而《长恨歌》则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现爱情的悲剧。两者都对离愁别绪有深刻的描绘,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余汉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