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时间: 2025-01-04 14:03:20

乍镇闽山尊莫上。

九仙乌石都相让。

削就奇峰鼍鼓样。

声不放。

蜀桐刻作鱼儿相。

两袖天风看海涨。

烟岚苍翠奇难状。

浴罢凤凰池水壮。

高处望。

旗山西畔遥相向。

意思解释

渔家傲

原文展示

乍镇闽山尊莫上。
九仙乌石都相让。
削就奇峰鼍鼓样。
声不放。
蜀桐刻作鱼儿相。
两袖天风看海涨。
烟岚苍翠奇难状。
浴罢凤凰池水壮。
高处望。
旗山西畔遥相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开头提到闽山的壮观,仿佛不应轻易攀登。九仙山与乌石山的景色令人竞相赞美。削成的奇峰,像鼍鼓一样,声势浩大而不曾沉寂。蜀地的桐树雕刻成鱼儿的形状。两袖清风,目睹海面涨潮的情景。烟雾缭绕,苍翠欲滴,景色奇特且难以形容。在凤凰池中沐浴过后,水势雄壮,站在高处远望,旗山在西边遥遥相对。

注释

  • 乍镇:初次看到或突然看到了。
  • 闽山:福建的山脉。
  • 九仙:传说中的九位仙人,象征着神秘与美丽。
  • 削就:雕刻而成。
  • 鼍鼓:形状像鼍和鼓,象征气势。
  • 蜀桐:四川的桐树。
  • 天风:清风,形容自然的轻盈。
  • 烟岚:山间的雾气和云雾。
  • 凤凰池:象征美好的地方,可能是指某个有名的水域。
  • 旗山:福建的一座山,具有地理标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生于福建,以词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善于将细腻的观察融入诗词之中。其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尤其是在福建这一地区,民族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他的诗歌展现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渔家傲》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陆求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家乡的依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寄托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渔家傲》以其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厚的情感内涵而备受推崇。诗人通过对闽山和九仙乌石的描写,展现了福建独特的自然风光,显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开篇的“乍镇闽山尊莫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瞬间被大自然的壮丽所震撼。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如“削就奇峰鼍鼓样”,不仅描绘了山的形状,更隐含了大自然的力量与气势。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蜀桐与鱼儿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独特的想象力。通过“两袖天风看海涨”,诗人传达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洒脱与悠然。最后的“高处望,旗山西畔遥相向”则在空间上拉开了视野,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遐想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乍镇闽山尊莫上:初见闽山,令人肃然起敬,似乎不应轻易攀登。
  2. 九仙乌石都相让:九仙山与乌石山的美丽景色互相辉映,令人赞叹。
  3. 削就奇峰鼍鼓样:山峰削成奇特的形状,如同鼍和鼓,气势磅礴。
  4. 声不放:山的回声似乎还在空中回荡,余音袅袅。
  5. 蜀桐刻作鱼儿相:用蜀地的桐树雕刻出的鱼儿,体现了巧妙的工艺。
  6. 两袖天风看海涨:站在海边,感受到清风和海水涨潮的景象。
  7. 烟岚苍翠奇难状:山间的烟雾缭绕,苍翠欲滴,难以用言辞形容。
  8. 浴罢凤凰池水壮:在凤凰池中沐浴过后,水势显得更加雄壮。
  9. 高处望:站在高处俯瞰。
  10. 旗山西畔遥相向:远远望去,旗山在西边与我遥相呼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鼍与鼓,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山的壮丽。
  • 拟人:自然景物如海水、云雾被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多个句子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悠然态度,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闽山:象征故乡的根与归属感。
  • 九仙:神秘与美好。
  • 蜀桐:代表工艺与巧思。
  • :象征广阔与自由。
  • 烟岚:自然的变幻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渔家傲》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陆求可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九仙乌石”主要代表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自然景观
    • C. 传说中的人物
    • D. 一种乐器
  3. “两袖天风看海涨”中“天风”指的是什么?

    • A. 大风
    • B. 清风
    • C. 冷风
    • D. 暴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浪淘沙》 - 李煜
  2.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诗词对比

《浪淘沙》中,李煜同样通过自然描绘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而《天净沙·秋思》则通过秋天的萧瑟来反映诗人的孤独与思索,尽管主题相似,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集》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陆求可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