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其八 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

时间: 2025-01-19 13:53:18

天外清光流顾兔。

香舒丛桂飘邻圃。

秋逼年华期不误。

前山路。

翠微深处回徐步。

薜荔牵风寒乍遇。

乱蛩石罅吟清露。

醉月飞觞吾志素。

美无度。

儿童恰读秋声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外清光流顾兔。香舒丛桂飘邻圃。秋逼年华期不误。前山路。翠微深处回徐步。薜荔牵风寒乍遇。乱蛩石罅吟清露。醉月飞觞吾志素。美无度。儿童恰读秋声赋。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天空中,清辉似流动的光线,照亮了兔子般的意象。香气从丛生的桂树中飘散,弥漫到邻近的花圃。秋天的逼近没有耽误年华的约定,我沿着前山的小路,缓缓回首走进翠绿的深处。薜荔的藤蔓在风中轻轻摇曳,偶然间让我感受到一丝寒意。山石缝间,乱蛩在吟唱着清晨的露水。借着醉月的光辉,举杯畅饮,抒发我那质朴的志向。美好无所限制,正如儿童们恰好在读着秋声赋那样。

注释:

  • 天外清光:指远处的月光或星光。
  • 流顾兔:有流动的光线照射到兔子,形象生动。
  • 香舒丛桂:香气从丛生的桂树中舒展开来。
  • 秋逼年华:秋天的到来并未耽误年华的约定。
  • 翠微深处:指深山中的青翠之处。
  • 薜荔:一种植物,这里用来描写山野的景象。
  • 乱蛩:指蝈蝈或蟋蟀等昆虫在乱鸣。
  • 飞觞:举杯畅饮的意思。
  • 秋声赋:指描述秋天声音的赋,反映了儿童的纯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芑(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题材,作品多描绘山水、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渔家傲·其八》创作于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感受中,表现了对秋天的深刻体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渔家傲·其八》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野的美丽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传达了诗人心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天外清光流顾兔”中,诗人通过光与影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意境,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的世界。紧接着,香气从桂树中飘散而出,增添了诗的灵动感,使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诗中反复提到的“前山路”、“翠微深处”,不仅描绘了山的美丽风景,也象征着诗人向往的内心世界,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最后的“儿童恰读秋声赋”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表现了对童趣的怀念,也传达了一种天真无邪的生活态度,令人倍感亲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外清光流顾兔:遥远的清辉照耀着兔子,暗示着光明与自然的和谐。
  2. 香舒丛桂飘邻圃:桂花的香气飘散,描绘出秋天的甜美气息。
  3. 秋逼年华期不误:秋天的到来并未耽误美好的时光,暗示时间与自然的关系。
  4. 前山路:指通往山中的小路,象征着探索与追求。
  5. 翠微深处回徐步:在青翠的深处缓缓回首,暗示着对过去的思索。
  6. 薜荔牵风寒乍遇:风中带着寒意的薜荔,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
  7. 乱蛩石罅吟清露:昆虫在石缝中吟唱,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8. 醉月飞觞吾志素:借着月光举杯畅饮,抒发质朴的志向。
  9. 美无度:对美的追求没有限制,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10. 儿童恰读秋声赋:儿童在读秋声赋,体现了对纯真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光辉比作流动,增加了诗的灵动感。
  • 拟人:昆虫吟唱,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如“香舒丛桂”和“乱蛩石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象,反映了诗人质朴的情感与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天外清光: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2. 桂花:象征着香气和美好,传达出秋天的韵味。
  3. 前山路:代表追求与探索的旅程。
  4. 儿童:象征纯真与无邪,反映了诗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本诗描绘的季节是?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薜荔”是指一种_____

  3. 判断题: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对/错)

答案:

  1. C. 秋天
  2. 植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渔家傲·其八》与王维的《山中杂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山中杂诗》更强调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渔家傲·其八》则更注重秋天的情感与思考。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美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