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感秋,时初丧寿佺子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临晓睡偏重,不知窗已明。
高梧下清露,宿鸟有寒声。
愁岂关须事,秋来添雪茎。
病身仍哭子,并作老来情。
白话文翻译:
临近清晨时我还沉沉入睡,
不知道窗外的天已经亮了。
高大的梧桐树下洒落清晨的露水,
在树上栖息的鸟儿发出寒冷的鸣声。
愁苦又何必与某些事情相关,
秋天来临时只会让人感到更添寒意。
我这病弱的身体依然在为丧子而哭泣,
这也是我老来时所感受到的情感。
注释:
- 临晓:临近清晨。
- 睡偏重:指睡眠沉重,难以醒来。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 寒声:鸟儿在寒冷的早晨发出的声音。
- 愁岂关须事:忧愁怎么会只与某些事情有关。
- 添雪茎:指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到愁苦和悲凉,像是给原本的愁苦添上了一层雪。
- 病身:生病的身体。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高梧”“宿鸟”等意象在古诗中常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孤寂和伤感。梧桐树常被视为孤独的象征,鸟鸣则传达出对寒冷季节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约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生病之际,正值秋季,因而有对时节变化的敏感感受,结合自身的病痛与丧子之痛,表达了深切的悲凉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病中感受到的秋日气息与内心的悲伤。诗的开头,作者用“临晓睡偏重,不知窗已明”描绘了自己在清晨的沉睡状态,暗示了生病后无力与对外界变化的无知。接着,高梧树下的清露和寒声鸟鸣,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秋天氛围,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寒意。
“愁岂关须事,秋来添雪茎”一句,表达了秋天带来的更深的愁苦,与日常琐事无关,仿佛是生命的无情,秋的到来使得内心的苦楚愈加显露。最后两句“病身仍哭子,并作老来情”则更加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因丧子之痛而引发的悲伤,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深重的孤独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临晓睡偏重:描绘了诗人沉沉入睡的状态,表现出身体的虚弱。
- 不知窗已明:显示了诗人对外界的漠然与无知。
- 高梧下清露:高大的梧桐树下清晨的露水,象征着寂静和寒冷。
- 宿鸟有寒声:栖息在树上的鸟儿发出寒冷的鸣声,增添了冷清的氛围。
- 愁岂关须事:愁苦并不一定与某些事情直接相关,暗含人生的无奈。
- 秋来添雪茎:秋天的到来让愁苦更加加重,像在原有的痛苦上添加了雪的压迫。
- 病身仍哭子:尽管生病,仍因丧子之痛而哀哭,显示了诗人的深切悲痛。
- 并作老来情:老年所感受到的情感,悲伤与孤独交织。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宿鸟”的鸣声与寒冷联系,展现自然界的情感。
- 对仗:如“高梧下清露,宿鸟有寒声”,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秋天的到来比作愁苦的加重,形象而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作者的病痛和丧子的悲伤为中心,揭示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孤独与愁苦的深刻理解,反映出人与自然、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 高梧:象征孤独与生命力的衰退。
- 清露:传达清晨的冷静和宁静,亦是生命的脆弱。
- 宿鸟:象征生命的孤寂,和对过往的怀念。
- 雪茎:隐喻愁苦的加重,象征白色的死亡与冷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梧”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种鸟
C. 一种花
D. 一种草 -
“临晓睡偏重”的意思是?
A. 睡得很轻
B. 睡得很沉
C. 不想睡觉
D. 睡得很晚 -
诗中提到“愁岂关须事”,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愁苦与生活琐事无关
B. 愁苦与人际关系有关
C. 愁苦与金钱有关
D. 愁苦与工作有关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病中感秋》与杜甫的《秋夕》,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慨,但杨万里更多地表达个人的悲伤与身世之感,而杜甫则更为关注社会的变迁与人生的苦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但侧重点各异,前者更为个人化,后者则带有社会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编者: 郑文韬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编者: 李清照
- 《杨万里诗词全集》 - 杨万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