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馆职应诏和元夕》
时间: 2025-01-04 08:49:18意思解释
代馆职应诏和元夕
作者: 毛滂 〔宋代〕
原文展示:
太平乐事及黎元,佳月兰灯照有年。
景焰煌煌浮魏阙,清光穆穆抱尧天。
皇明烛远辉星斗,睿唱宣和胜管弦。
十二明珠供照乘,夜光飞出九重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欢乐景象,歌颂了太平盛世的美好。明亮的月光和兰花灯笼照耀着这个充满幸福的节日。璀璨的火焰在魏阙上浮动,清澈的光辉包围着尧天。皇明的烛光照亮了星空,比起乐器的演奏更加动人。十二颗明珠为天子照明,夜间的光彩从九重深渊飞出。
注释:
- 太平乐事: 指太平盛世的快乐事情。
- 黎元: 指百姓,暗指百姓的幸福生活。
- 魏阙: 指古代建筑,常用于形容王朝的气象。
- 尧天: 古代传说中的尧帝时期,象征着太平盛世。
- 皇明: 指皇帝的光辉、明亮。
- 睿唱宣和: 意指聪明的皇帝唱和的乐曲。
- 十二明珠: 比喻皇帝或国家的光辉。
- 九重渊: 指天上的深邃,代表着高远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尤其以清丽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佳节,作者受皇帝的委托,表达对节日的欢庆及对国家太平盛世的祝福,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盛况,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稳定。诗中充满了典雅的意象,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排比,表现出一种喜庆的氛围。开头两句提到“太平乐事及黎元”,直接引入了主题,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景焰煌煌浮魏阙”和“清光穆穆抱尧天”等句,展现了节日的热烈场景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而“皇明烛远辉星斗”的手法,表现出皇帝的光辉和对国家的期盼,为整首诗增添了庄重感。
在音韵的运用上,整首诗音调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展现了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通过诗中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节日的欢乐,还能体会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愿,充分体现出诗歌作为时代精神的载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平乐事及黎元: 首句点明诗的主题,强调国家的安定与百姓的快乐。
- 佳月兰灯照有年: 描绘了元宵节的美好景象,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
- 景焰煌煌浮魏阙: 形象描绘了灯火的辉煌,突显节日的热闹气氛。
- 清光穆穆抱尧天: 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 皇明烛远辉星斗: 形象展现了皇帝的光辉,暗示国家的强盛。
- 睿唱宣和胜管弦: 表达了对皇帝明智统治的赞美。
- 十二明珠供照乘: 比喻皇帝的光辉照耀四方。
- 夜光飞出九重渊: 形容光明的广阔,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 “十二明珠”比喻皇帝的光辉,形象生动。
- 对仗: 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元宵佳节展开,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欢庆和对未来美好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月亮: 象征团圆与祥和。
- 兰灯: 代表节日的喜庆与温暖。
- 光辉: 体现国家的繁荣与兴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乱
b) 太平盛世
c) 个人情感 -
“十二明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皇帝的光辉
b) 明亮的星星
c) 古代的宝物 -
诗中提到的“魏阙”代表什么? a) 乡村
b) 皇宫
c) 山川
答案:
- b) 太平盛世
- a) 皇帝的光辉
- b) 皇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毛滂的作品相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