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

时间: 2025-01-04 07:56:39

雪才盈尺云阴解,负不鸣条雨块完。

春力急催冬事退,君王宽政不恒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词
作者: 毛滂 〔宋代〕

雪才盈尺云阴解,负不鸣条雨块完。
春力急催冬事退,君王宽政不恒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现了春天刚刚到来,雪才刚刚化尽,阴云也已经散去。春天的力量急促地催促着冬天的事物退去,君王的宽厚施政使得寒冷不再持久。

注释:

  • 雪才盈尺: 雪才刚刚融化,积雪仍有一尺之深。
  • 云阴解: 阴沉的云层开始散去。
  • 负不鸣条: 这里“负”是指背负的意思,“不鸣条”指的是树枝上没有鸟鸣,暗示春天刚来,鸟儿还没开始欢叫。
  • 雨块完: 雨水已经结束,春雨的到来也预示着冬天的结束。
  • 春力急催冬事退: 春天的力量迅速驱赶冬天的事物。
  • 君王宽政不恒寒: 君王的施政宽厚,能够让寒冷不再持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约1050年-约1123年),字德辉,号少岑,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冬去春来之际,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欣喜。宋代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春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变化。开篇“雪才盈尺云阴解”,用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描绘出春天初到时的景象。积雪融化,阴云散去,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逐渐浓厚。尤其是“负不鸣条”,生动地描绘出树木在春天来临时的寂静与等待,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接下来的“春力急催冬事退”则表现出春天的力量,似乎在催促冬天的结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最后一句“君王宽政不恒寒”,不仅是对君王施政的赞美,也隐含了对春天的期待:在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下,寒冷的冬天不再持久,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主线,同时通过宽厚的政治理念,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才盈尺云阴解:描绘春天初至,积雪尚未完全融化,阴云刚刚散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负不鸣条:树枝在春天来临时依然沉默,暗示鸟儿尚未归来,增强了春天到来的期待感。
  3. 春力急催冬事退:春天的力量在推动冬天的结束,生机盎然的春天即将来临。
  4. 君王宽政不恒寒:赞美君王的宽厚政策,使得寒冷的冬天不再持续,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春天的力量被比作一种催促的力量,象征生机与希望。
  • 拟人:春天似乎有生命,有力量,能够“催”走冬天。
  • 对仗:第一句与第二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期许,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生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冬天的残留与寒冷,暗示着生命的沉寂。
  • 云阴:代表着阴郁的天气,预示着春天的迟到。
  • 春力: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 君王:象征着统治者的宽厚与仁政,体现对社会安定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雪才盈尺”意味着什么?

    • A. 雪已经完全融化
    • B. 积雪仍有一尺之深
    • C. 春天已经来临
  2. “君王宽政不恒寒”中的“恒”字意思是?

    • A. 持久
    • B. 温暖
    • C. 冷淡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冬天的怀念
    • B. 春天的到来与希望
    • C. 对君王的批评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这首诗也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诗词对比:

  • 《春词》 vs. 《春晓》:两首诗都表现了春天的到来,但《春词》更关注于政治与自然的联系,而《春晓》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毛滂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