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捣帛石 李廌 〔宋代〕 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 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 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
白话文翻译:
婺女星织着黑色的薄纱,想要制作轻盈的六铢衣。 在空旷的山中,月光下捣衣的声音,传遍了云中的闺房。 可笑那些穿着华丽绸缎的女子,不认识捣衣石和织机。
注释:
字词注释:
- 婺女:指婺女星,即织女星。
- 玄绡:黑色的薄纱。
- 六铢衣:极轻的衣物,古代以六铢为极轻。
- 捣寒月:在寒冷的月光下捣衣。
- 云闺:指高处的闺房,形容女子居所高远。
- 绮縠女:穿着华丽绸缎的女子。
- 砧与机:捣衣石和织机,代表劳动。
典故解析:
- 婺女织玄绡:引用织女星的典故,象征勤劳和手工艺。
- 六铢衣:典故出自《汉书》,形容衣物极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多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比婺女星的勤劳和现实中华丽女子的无知,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和对奢华生活的讽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婺女星织玄绡的意象,展现了勤劳和手工艺的美。诗中的“空山捣寒月”一句,以寒冷的月光和空旷的山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勤劳的氛围。而“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则直接对比了勤劳与奢华,讽刺了那些只知享受不知劳动的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劳动价值的肯定和对奢华生活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以婺女星织布的意象,引出勤劳的主题。
- 次句“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通过捣衣的声音,传达了勤劳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 末句“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直接对比,讽刺了奢华女子的无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婺女星的勤劳比作织布,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勤劳与奢华的对比,强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婺女星勤劳的赞美和对奢华女子的讽刺,强调了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婺女:勤劳的象征。
- 玄绡:手工艺的象征。
- 空山捣寒月:孤寂和勤劳的结合。
- 绮縠女:奢华和无知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婺女”指的是什么? A. 织女星 B. 婺州女子 C. 普通女子 答案:A
-
“六铢衣”形容的是什么? A. 极重的衣物 B. 极轻的衣物 C. 普通的衣物 答案:B
-
诗中“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讽刺的是什么? A. 勤劳的女子 B. 奢华的女子 C. 普通的女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意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居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廌的《捣帛石》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使用了月夜的意象,但前者强调勤劳,后者强调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李廌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