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龄叟》

时间: 2025-01-17 08:47:04

几年西崦寺,门藓路交藤。

龙象开禅席,钟鱼张法镫。

领徒耕趁雨,对客句裁冰。

我亦相忘者,慈云得屡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龄叟
作者: 陈著 〔宋代〕

几年西崦寺,门藓路交藤。
龙象开禅席,钟鱼张法镫。
领徒耕趁雨,对客句裁冰。
我亦相忘者,慈云得屡登。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我在西崦寺住,门前的青苔和小路交错着藤蔓。
寺中的龙和象开设了禅座,钟声如鱼般传来,法灯也在闪烁。
我带领徒弟们在雨中耕作,面对客人时吟咏着诗句如同裁剪冰块。
我也是一个能够相忘于世的人,得以在慈悲的云中多次登高。

注释:

字词注释:

  1. 西崦寺:西崦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西山地区。
  2. :青苔,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植物。
  3. 龙象:象征佛教的威严与庄重,常用于形容高僧大德。
  4. 法镫:法灯,指佛教中用于照明和象征智慧的灯具。
  5. 裁冰:形容吟咏诗句的清晰、简洁。

典故解析:

  1. 龙象开禅席:龙和象在佛教中常被用作象征智慧与力量的生物,开禅席则意味着佛法的传播。
  2. 钟鱼:钟声如同鱼游动般传递,这种形象化的比喻表现了声音的清晰与悠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西崦寺的岁月,反映了他在寺中修行、教导徒弟,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与龄叟》透过诗人对西崦寺的生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宗教生活图景。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西崦寺的门前青苔、藤蔓交错,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感;“龙象”与“钟鱼”的比喻则进一步深化了佛教所传递的智慧与宁静。在对徒弟的教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承佛法的重视。最后一句“我亦相忘者,慈云得屡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态度,渴望在慈悲中获得内心的宁静。整首诗在表现对修行生活的热爱时,也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年西崦寺,门藓路交藤。”:描述诗人在西崦寺的生活环境,表现出一种清幽、自然的氛围。
  2. “龙象开禅席,钟鱼张法镫。”:展现寺庙的庄重与宁静,龙象象征佛法的威严,钟声如鱼般传递,寓意着智慧的传播。
  3. “领徒耕趁雨,对客句裁冰。”:描绘了诗人带领徒弟在雨中耕作,面对客人时吟诗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切实与艺术的追求。
  4. “我亦相忘者,慈云得屡登。”:表达诗人对尘世的淡泊与对高层次精神境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钟鱼张法镫”使用比喻,将钟声与鱼的游动相联系,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加流畅和谐。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在修行与生活中的淡泊态度,强调佛教的智慧与慈悲,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西崦寺:象征修行与宁静的场所。
  2. 龙象:代表佛教的力量与智慧。
  3. 钟鱼:象征声音的清晰与悠远。
  4. 慈云:暗示慈悲与宽广的胸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所描绘的寺庙环境中,有哪些自然意象? A. 花朵 B. 青苔与藤蔓 C. 小溪

  2. “龙象开禅席”中的“龙”和“象”分别象征什么? A. 凶猛与温顺 B. 智慧与力量 C. 速度与力量

  3. 诗中提到“裁冰”是为了形容什么? A. 诗句的清晰与简洁 B. 冰雪的美丽 C. 寒冷的冬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与龄叟》都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前者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强调修行生活的哲理。两首诗在意象上各有特点,前者更为柔美,后者则显得庄重。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