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
时间: 2025-01-04 07:44: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游 文同 〔宋代〕
孤亭入阴森,竹径北松坞。 高林动清吹,犹滴前夕雨。 解衣此危坐,左右一不许。 性本不奈杂,况复兹寡侣。 孤怀托寥旷,世虑绝参伍。 幽花为谁笑,独鸟只自语。 身闲得天全,一息了万古。 忽往而忽来,其谁知踽踽。
白话文翻译:
独自走进阴森的孤亭,沿着竹林小径向北,到达松树环绕的山丘。 高高的树林中,清风吹动,还残留着昨晚的雨水。 我脱下外衣,在这里端坐,周围的一切都不允许打扰。 我天生不喜欢杂乱,更何况现在几乎没有伴侣。 孤独的心情寄托在广阔的天地间,世俗的烦恼完全抛开。 幽静的花儿为谁而笑,孤独的鸟儿只能自言自语。 身体闲适,感受到天地的完整,一瞬间仿佛经历了万古。 忽然来去,有谁能理解我孤独的行走。
注释:
- 孤亭:孤独的小亭子。
- 阴森:形容环境幽暗、冷清。
- 竹径:竹林间的小路。
- 松坞:松树环绕的山丘。
- 清吹:清风。
- 解衣:脱下衣服。
- 危坐:端正地坐着。
- 不奈杂:不喜欢杂乱。
- 寡侣:几乎没有伴侣。
- 寥旷:广阔无垠。
- 世虑:世俗的烦恼。
- 绝参伍:完全抛开。
- 幽花:幽静的花朵。
- 踽踽:孤独地行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石湖,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表达了作者独自行走于自然之中,享受孤独与宁静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独自漫步于自然之中,感受到孤独与宁静时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接受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孤独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诗中“孤亭入阴森,竹径北松坞”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孤独的环境,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随后的“高林动清吹,犹滴前夕雨”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作者通过“解衣此危坐,左右一不许”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接受和对世俗干扰的拒绝。诗的最后,“忽往而忽来,其谁知踽踽”表达了作者对孤独行走的深刻体验,以及对这种状态的自我认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亭入阴森,竹径北松坞: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孤独的环境,孤亭和竹径象征着孤独和宁静。
- 高林动清吹,犹滴前夕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孤独与宁静的氛围。
- 解衣此危坐,左右一不许: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接受和对世俗干扰的拒绝。
- 性本不奈杂,况复兹寡侣:说明作者天生不喜欢杂乱,现在几乎没有伴侣,更加强化了孤独的主题。
- 孤怀托寥旷,世虑绝参伍:表达了作者将孤独的心情寄托在广阔的天地间,完全抛开世俗的烦恼。
- 幽花为谁笑,独鸟只自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主题。
- 身闲得天全,一息了万古: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中感受到天地的完整,一瞬间仿佛经历了万古。
- 忽往而忽来,其谁知踽踽:表达了作者对孤独行走的深刻体验,以及对这种状态的自我认同。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幽花为谁笑,独鸟只自语”,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比:如“孤亭入阴森”与“高林动清吹”,通过对比增强了孤独与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接受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越,以及在孤独中感受到天地的完整和自我认同。
意象分析:
- 孤亭:象征着孤独和宁静。
- 竹径:象征着孤独和宁静。
- 高林:象征着孤独和宁静。
- 清吹:象征着孤独和宁静。
- 幽花:象征着孤独和宁静。
- 独鸟:象征着孤独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孤亭入阴森”描绘了什么环境? A. 热闹的城市 B. 幽静的自然 C. 繁忙的市场 D. 喧闹的集市 答案:B
-
诗中“解衣此危坐”表达了什么? A. 对孤独生活的拒绝 B. 对孤独生活的接受 C. 对世俗干扰的接受 D. 对世俗干扰的拒绝 答案:B
-
诗中“幽花为谁笑”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孤独与宁静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接受。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
诗词对比:
- 文同的《独游》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孤独与宁静的自然景物,但文同的诗更加强调对孤独生活的接受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越。
- 文同的《独游》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但杜甫的诗更加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作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同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