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居》

时间: 2025-01-19 13:52:29

宿发未暇梳,林居且辰诣。

鲜晖散清滴,湿湿满衣袂。

仄行盖前碍,倾视因远翳。

野意浩盈怀,曾忘傲公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林居 文同 〔宋代〕

宿发未暇梳,林居且辰诣。 鲜晖散清滴,湿湿满衣袂。 仄行盖前碍,倾视因远翳。 野意浩盈怀,曾忘傲公退。

白话文翻译:

昨晚的头发还未有空梳理,清晨便来到这片林居之地。 清晨的阳光像清新的水滴一样散落,湿润地沾满了衣袖。 狭窄的小路前方有障碍,倾斜的视线被远处的树荫遮挡。 野外的意境充盈在心中,曾经忘记了傲慢和公职的退隐。

注释:

  • 宿发:昨晚的头发。
  • 未暇梳:没有时间梳理。
  • 林居:指诗人隐居的林中居所。
  • 辰诣:清晨前往。
  • 鲜晖:清晨的阳光。
  • 清滴:形容阳光清新如水滴。
  • 湿湿:湿润的样子。
  • 衣袂:衣袖。
  • 仄行:狭窄的小路。
  • 盖前碍:前方有障碍物。
  • 倾视:倾斜的视线。
  • 远翳:远处的树荫。
  • 野意:野外的意境。
  • 浩盈怀:充盈在心中。
  • 曾忘:曾经忘记。
  • 傲公退:傲慢和公职的退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隐逸之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林中隐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文同隐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描绘清晨林中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林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鲜晖散清滴,湿湿满衣袂”一句,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清晨阳光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野意浩盈怀,曾忘傲公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意境的深深陶醉,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彻底忘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文同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宿发未暇梳,林居且辰诣”:诗人清晨来到林中,昨晚的头发还未梳理,表达了诗人对林居生活的随意和自然。
  2. “鲜晖散清滴,湿湿满衣袂”:清晨的阳光像清新的水滴一样散落,湿润地沾满了衣袖,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美丽景象。
  3. “仄行盖前碍,倾视因远翳”:狭窄的小路前方有障碍,倾斜的视线被远处的树荫遮挡,描绘了林中的幽静和深邃。
  4. “野意浩盈怀,曾忘傲公退”:野外的意境充盈在心中,曾经忘记了傲慢和公职的退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意境的深深陶醉和对官场生活的彻底忘却。

修辞手法:

  • 比喻:“鲜晖散清滴”用清新的水滴比喻清晨的阳光,形象生动。
  • 拟人:“湿湿满衣袂”中的“湿湿”拟人化地描绘了阳光的湿润感。
  • 对仗:“宿发未暇梳,林居且辰诣”中的“宿发”与“林居”,“未暇梳”与“且辰诣”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清晨林中的景象,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自由。

意象分析:

  • 鲜晖:清晨的阳光,象征着清新和希望。
  • 清滴:形容阳光清新如水滴,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 湿湿:湿润的样子,增强了阳光的清新感。
  • 衣袂:衣袖,形象地描绘了阳光的湿润感。
  • 野意:野外的意境,象征着自由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鲜晖散清滴”中的“鲜晖”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阳光 B. 清晨的露水 C. 清晨的雾气 D. 清晨的云彩

  2. 诗中“野意浩盈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隐居生活的厌倦 D. 对城市生活的喜爱

  3. 诗中“曾忘傲公退”中的“傲公退”指的是什么? A. 傲慢和公职的退隐 B. 傲慢和公职的晋升 C. 傲慢和公职的坚持 D. 傲慢和公职的放弃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山中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林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隐居生活,但文同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意境的深远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