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慢 水滨初夏写兴》
时间: 2025-01-14 00:50: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萍荡柳,还是销魂江上。看飘粉楼台都尽,占了清凉。燕子归来,几家帘户闭烟塘。双鸳谁见,闲情正在,云影天光。小扇唤风,都随节换,何况斜阳。便休忆绿阴前度,更有梅黄。叶叶罗衣,住湖西子又新妆。琅玕文簟,颇黎翠枕,惹梦菰香。
白话文翻译
新生的浮萍在水面荡漾,依旧是那令人心醉的江边景象。看那飘动的楼台已尽数消失,带走了清凉的气息。燕子归来,几家人的帘子在烟雾弥漫的塘边紧闭。双鸳鸯又有谁见呢?那闲适的情怀正好与云影和天光相映。小扇轻轻唤来微风,随着节气的变化,何况那斜阳的余晖。就不要再忆念那绿荫的往昔了,更有梅花的黄花绽放。片片叶子如罗裙,湖西的女子又换上了新妆。琅玕的文簟,颇具翠色的枕头,惹得梦中菰香四溢。
注释
- 新萍:指新生的浮萍,象征春夏之交的生机。
- 销魂:形容心神迷醉的样子。
- 帘户:窗帘和门扇,指家庭的生活状态。
- 双鸳:指鸳鸯,常用来比喻情人。
- 闲情:闲适的情怀。
- 琅玕文簟:琅玕是美玉,文簟指有图案的席子,象征华贵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洵,清代诗人,生活在清朝中期。他的诗歌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自然景色为主题,风格多变,擅长描绘生活的细节。
创作背景:这首《采桑子慢》创作于初夏时节,反映了诗人在江边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诗中通过描绘水边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水边初夏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开篇“新萍荡柳,还是销魂江上”,便将读者引入了一种清新、悠然的氛围,表达了对初夏的喜悦之情。紧接着,诗人描绘了江边的楼台和燕子的归来,展现了一种温馨的生活气息。诗中的“闲情正在,云影天光”更是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宁静结合,表现出一种淡然与悠闲的生活态度。
诗中运用“小扇唤风,都随节换,何况斜阳”的意象,形象地描绘出夏日的微风与阳光,既有自然的变化,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最后几句提到“住湖西子又新妆”,不仅是对女性之美的赞美,更象征着生活的不断更新与变化。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萍荡柳,还是销魂江上:新生的浮萍在水中荡漾,仍然是那令人心醉的江边景象。
- 看飘粉楼台都尽,占了清凉:观望着那些飘动的楼台都已消失,带走了清凉的气息。
- 燕子归来,几家帘户闭烟塘:燕子回来了,但几家人的窗帘却在烟雾弥漫的塘边紧闭。
- 双鸳谁见,闲情正在,云影天光:双鸳鸯又有谁见呢?那闲适的情怀正与云影和天光相映。
- 小扇唤风,都随节换,何况斜阳:小扇轻轻唤来微风,随着节气的变化,何况那斜阳的余晖。
- 便休忆绿阴前度,更有梅黄:就不要再忆念那绿荫的往昔了,更有梅花的黄花绽放。
- 叶叶罗衣,住湖西子又新妆:片片叶子如罗裙,湖西的女子又换上了新妆。
- 琅玕文簟,颇黎翠枕,惹梦菰香:琅玕的文簟,颇具翠色的枕头,惹得梦中菰香四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叶叶罗衣”,比喻树叶如同女子的衣裙,增添了生动形象。
- 拟人:如“小扇唤风”,赋予扇子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工整优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水边初夏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中的闲适与清凉,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找宁静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萍:象征生命的复苏与活力。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温暖。
- 双鸳鸯:象征爱情与美好生活。
- 斜阳: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梅黄:象征春夏交替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新萍”指的是什么? A. 新生的浮萍
B. 新的柳树
C. 新的花朵 -
“双鸳谁见”中的“鸳”指的是什么? A. 鸟
B. 鱼
C. 虫 -
诗中提到的“琅玕文簟”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富贵
B. 贫穷
C. 平常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展现出女性的细腻与柔情。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人生哲理,展现出更为广阔的情感视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