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酬叔问》
时间: 2025-01-02 13:33:34意思解释
声声慢 酬叔问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寒花栖盎,连雨春池,孤吟慵和残蛩。
经酒林亭,秋心著处迎逢。
江山感时摇落,闭閒门还对青松。
缀新眺傍清弦静送,天际冥鸿。
梦断芳华骄眼,有西崦老鹤,为导仙踪。
素约鸱夷,年年负了吟篷。
天涯借人,丛桂漫逡巡。
招隐西风倚阑处,看归云犹恋旧峰。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花儿栖息在盎然的春池边,连绵的细雨中我懒散地独吟残留的蝉声。
经过酒林亭,心中秋意在此相遇。
江山因时而动荡,闭上闲门又对着青松。
缀满新景的眺望,伴着清音静静送走,天际隐约飞过鸿雁。
梦断芳华让我眼眶湿润,西崦的老鹤引导着我向往仙境。
素心约定的鸱夷,年年都无奈地抛下了吟篷。
天涯之际借来人影,桂树下漫步徘徊。
在西风中倚靠栏杆,望着归云依然眷恋旧日的山峰。
注释
- 寒花: 指寒冷季节中的花,可能暗指梅花。
- 栖盎: 栖息在水边。
- 孤吟: 独自吟唱。
- 残蛩: 残余的蝉声。
- 江山感时摇落: 江山因时局的变化而感到忧伤。
- 素约: 素心的约定。
- 鸱夷: 一种古代的诗人,象征着高洁的情操。
- 西崦: 西边的山,暗指隐居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字孟弦,号荆川,擅长山水和咏怀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时局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声声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依恋。开篇“寒花栖盎,连雨春池”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情感的孤独与细腻。接着通过对时局的感慨,“江山感时摇落”,使人感受到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生活的不满与追求。
“梦断芳华骄眼”一句,表现出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和对理想的追寻,西崦老鹤的出现则象征着长生与隐逸,表达了诗人向往超脱世俗的情感。在结尾部分,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旧日生活的眷恋,通过“招隐西风倚阑处”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体现了清代文人的风雅与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寒花栖盎: 寒冷的花儿在水边栖息,暗指诗人内心的冷清。
- 连雨春池: 春天的池水在细雨中,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 孤吟慵和残蛩: 诗人独自吟唱,懒散地和着残留的蝉声,表现孤独之感。
- 经酒林亭: 经过酒林亭,暗示酒后的思绪或情感。
- 秋心著处迎逢: 诗人心中秋意浓厚,在此刻迎接与自然的相遇。
-
修辞手法:
- 比喻: “梦断芳华”用梦的破碎比喻青春的逝去。
- 拟人: “江山感时摇落”,将江山拟人化,表达情感的共鸣。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如“天涯借人,丛桂漫逡巡”。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抒发孤独、惋惜与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寄托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寒花: 象征孤独、冷清。
- 春池: 代表生命与希望。
- 老鹤: 象征长生与隐逸。
- 青松: 代表坚韧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花”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生命的蓬勃
- B. 孤独与冷清
- C. 欢快与喜悦
答案:B
-
“梦断芳华”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 B. 对未来的期望
-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西崦老鹤”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仙踪与隐逸
- C. 权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朱祖谋的《声声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朱祖谋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突出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