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重阳近也》
时间: 2025-01-02 14:29: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阳近也,渐秋光凄劲。宿雨初收好风景。正干戈耆定,禾黍丰登,人意乐,歌舞贤侯美政。醉翁游历处,胜概依然,木落淮南见山影。有客共登临,醉里疏狂,敧乌帽从嘲雪鬓。但目送孤鸿傍危栏,笑问道,黄花似谁风韵。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快到了,秋天的光景渐渐变得凄凉而强烈。昨夜的雨刚刚停,景色变得格外美丽。正值干戈已定,禾谷丰收,人们心情愉悦,歌舞庆祝贤明的统治者的美政。醉翁游历的地方,胜景依旧,秋天的树叶落下,淮南的山影显得格外清晰。有客人一同登高,醉意朦胧,歪着乌帽调侃白发。但我只是在危栏边目送孤雁,笑问道,黄花的风韵和谁相似呢?
注释: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登高节日。
- 秋光凄劲:秋天的光景变得凄凉而强烈,形容秋天的气息。
- 宿雨:昨夜的雨。
- 干戈耆定:形容战争已经平息,国家安定。
- 禾黍丰登:指农作物丰收。
- 醉翁:指诗人自己,沉醉于游历之中。
- 孤鸿:孤单的鸿雁,象征孤独与离别。
- 黄花:指菊花,象征重阳节的花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端节,字光祖,号惭愧,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后世称其为“诗中有画”。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洞仙歌·重阳近也》创作于重阳节前夕,反映了诗人对时节变化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和平安定、丰收景象的欣喜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洞仙歌·重阳近也》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和人们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观察。诗的开头提到“重阳近也”,引入秋季的凄凉与丰收的对比,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美好生活的珍惜。接着,诗人通过“醉翁游历处”的描绘,展示了他在自然中游历的乐趣,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最后一句“黄花似谁风韵”,借黄花抒发对人生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阳近也:重阳节快到了,预示着季节的变换。
- 渐秋光凄劲:秋季的光景显得更加凄凉。
- 宿雨初收好风景:昨夜的雨刚停,带来了更美的风景。
- 正干戈耆定:国家已经安定,形势向好。
- 禾黍丰登,人意乐:丰收的季节,人们心情愉悦。
- 醉翁游历处,胜概依然:诗人沉醉于游历之中,依旧保持着对美的追求。
- 木落淮南见山影:秋天树木的落叶在淮南的山影中显得格外清晰。
- 有客共登临,醉里疏狂:与友人一同登高,醉意朦胧,心情放纵。
- 敧乌帽从嘲雪鬓:调侃自己的白发。
- 但目送孤鸿傍危栏:目送孤雁飞过,感受到孤独。
- 笑问道,黄花似谁风韵:打趣地询问黄花的风韵,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孤鸿”比喻孤独的人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感情,如“醉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和平安定的欣喜,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思考,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着节日与团圆。
- 黄花:象征着菊花,代表重阳节的传统。
- 孤鸿:象征孤独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通常在农历的哪一天? a) 八月十五
b) 九月九日
c) 十月一日 -
“醉翁游历处”中的“醉翁”指的是谁? a) 朋友
b) 诗人自己
c) 醉酒的老人 -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花? a) 玫瑰
b) 菊花
c) 桃花
答案:
- b) 九月九日
- b) 诗人自己
- b) 菊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沈端节的《洞仙歌·重阳近也》与李白的《月下独酌》比较: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沈端节更多地关注节日与丰收,李白则更强调孤独的情感与对酒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