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万岁 依李冠声韵以遣遐思》
时间: 2025-01-06 04:17: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秋万岁 依李冠声韵以遣遐思
作者: 汪东 〔清代〕
楚歌起,有恨谁能辨。
想绮窗幽,春寒浅。
炷沈檀绣幕垂三面。
玉真鬒发须臾现。
云驾缈,导兰径,来杏院。
独擅芳华今古羡。
艳紫娇红俱罢选。
瑶台曾似当初见。
倚蛾眉淡扫嫌脂粉,
春风点拂新妆面。
空此际,把前事,思量遍。
白话文翻译:
在楚地歌声响起时,有谁能分辨其中的愤恨?
我想起那幽静的绮窗,春天的寒意依旧浅薄。
沉香的炷烛在绣幕上垂挂了三面。
美丽的发髻在瞬间显露出玉般的光泽。
云朵轻盈,指引着兰花的小径,来到了杏花盛开的院子。
如今独自拥有的芳华,让古今的人都羡慕。
艳丽的紫色和娇嫩的红色都已不再选择。
瑶台仿佛曾经和当初一样美好。
倚着细眉轻扫的妆容,嫌弃着脂粉的厚重,
春风轻轻拂过我新妆的面庞。
在这空寂的时刻,过往的事情,无不回想一遍。
注释:
- 楚歌:指楚国的歌,常用来表达离愁别恨。
- 绮窗:精美的窗户,这里比喻美好的环境。
- 炷沈檀:香料的名字,这里指点燃的香烛。
- 玉真鬒发:形容美丽的发型,如同美玉一样。
- 云驾缈:云彩轻盈飘渺的样子。
- 芳华:美好而青春的年华。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较少见于史书。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展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千秋万岁》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想象的古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开头以“楚歌起”引入,引申出离愁别恨的情绪,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见,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沉重感。而后,诗人通过对“春寒”“绮窗”等意象的描绘,创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环境,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寒意交替,内心的复杂情感愈加明显。
诗人在描绘春花时,使用了“艳紫娇红”的对比,表现出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最后一联的“春风点拂新妆面”,则表现了对美丽外表的自信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多个意象,展现了对美好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楚歌起,有恨谁能辨:开篇引入楚国的歌曲,暗示一种离愁的情感。
- 想绮窗幽,春寒浅:回忆往昔,描述宁静的环境和春寒的气息,展现温暖与寒冷的对比。
- 炷沈檀绣幕垂三面: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美丽的氛围。
- 玉真鬒发须臾现:细致描绘女性的美丽,表现出瞬间的光彩。
- 云驾缈,导兰径,来杏院: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景象,增加了诗的意境。
- 独擅芳华今古羡:表达了对年轻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他人的羡慕。
- 艳紫娇红俱罢选:指的是年轻时的选择与放弃,表现出对美的思考。
- 瑶台曾似当初见:怀念往昔的美好时光。
- 倚蛾眉淡扫嫌脂粉: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对化妆的反思。
- 春风点拂新妆面:春风的轻柔与新妆的美丽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 空此际,把前事,思量遍:在此静谧之际,回忆往事,流露出深沉的情感。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美和意象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青春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楚歌:象征离愁与思念。
- 春寒:表现出季节的变换与内心的矛盾。
- 绮窗:象征美好的环境与过去的回忆。
- 玉真鬒发:象征女性的美丽与青春。
- 芳华:象征美好的年华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楚歌”指的是: A. 战争歌曲
B. 离愁别恨的歌曲
C. 欢乐的歌曲 -
“倚蛾眉淡扫嫌脂粉”中的“蛾眉”指的是: A. 一种花
B. 眉毛的形状
C. 一种化妆品 -
诗的主题是: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历史的反思
C. 对青春和人生的感慨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理想的追求。
- 《红楼梦》中诗词:对青春、美丽与爱情的深刻探讨。
诗词对比:
- 汪东的《千秋万岁》和李白的《静夜思》,均涉及对过往的怀念,但李白更具直白的情感表达,而汪东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意象构建出更为复杂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比较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对《千秋万岁》的详细分析与理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