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衣。绿杨枝。晓寒梳洗下楼迟。远山双黛低。解辫添香剃。分杯递口脂。此情惟有两人知。怎生忘得伊。
白话文翻译:
金色的缕衣,绿柳枝条。清晨的寒风中,妆洗打扮下楼显得有些迟缓。远处的山峦如黛,低低地耸立。解开辫子,涂上香粉。共饮一杯,递送口脂。这份情意,只有我们两人知晓。怎能忘记她呢?
注释:
- 金缕衣:指用金丝编织的衣服,形容华美。
- 绿杨枝:指春天的柳树,象征生机与柔情。
- 晓寒:清晨的寒意,暗示环境的冷清。
- 梳洗:整理仪容,打扮的意思。
- 远山双黛低:形容远处山峦的轮廓,像眉黛一样低矮。
- 解辫添香剃:指解开头发,涂抹香粉,打理妆容。
- 分杯递口脂:共享饮品,递送口脂,象征亲密关系。
- 此情惟有两人知:这份情感只有我们两人明白。
- 怎生忘得伊:如何能忘记她呢?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生于乾隆年间,擅长诗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对爱恋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对恋人深情厚谊的无法忘怀。
诗歌鉴赏:
《蝴蝶儿》以精致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清晨打扮的情景,流露出深厚的情感和美丽的画面。诗中“金缕衣”、“绿杨枝”等词汇,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彰显女子的娇美与温婉。诗人在描写女子的妆容时,使用了“梳洗下楼迟”的细节,展现了她的优雅与从容。接下来的“远山双黛低”,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柔和的情感氛围。通过“解辫添香剃”与“分杯递口脂”的描写,诗人表现了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细腻入微,令人感动。最后一句“怎生忘得伊”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与难以忘怀,情感真挚而浓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缕衣”:象征华美的衣物,暗示女子的高贵。
- “绿杨枝”:春意盎然,传达出生命的活力。
- “晓寒梳洗下楼迟”:描绘女子在清晨的慵懒与优雅。
- “远山双黛低”:远山的低矮轮廓,渲染出诗人的情感背景。
- “解辫添香剃”:女子精心打扮的细节,表现出对美的追求。
- “分杯递口脂”:亲密的互动,展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 “此情惟有两人知”:强调这份情感的独特与专属。
- “怎生忘得伊”:深情的追问,表达对恋人的无法忘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远山双黛”比喻山的颜色与形态,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恋人间深厚的情感,突出对爱情的珍视与难以忘记的苦涩,情感基调浓烈而真挚。
意象分析:
- 金缕衣:象征华丽与高贵,代表了女子的美丽与身份。
- 绿杨枝:象征春天的生机,寄托着对爱情的美好期望。
- 晓寒:表现出清晨的冷清与孤独,映衬内心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缕衣”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华丽
C. 忧伤 -
“远山双黛低”描绘了什么?
A. 高耸的山脉
B. 低矮的山峦
C. 河流 -
“怎生忘得伊”的意思是?
A. 难以忘记她
B. 能轻易忘记
C. 不再思念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清照的《如梦令》、温庭筠的《更漏子》,均表现了深情的思念。
- 诗词对比:樊增祥的《蝴蝶儿》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爱恋的思念,但樊增祥更注重细腻的生活场景,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赏析大全》
- 《樊增祥生平与作品研究》